“请赐教?”

“为什么天这么热了,你还穿着衣服?”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兴趣

这一句问得奇兀,司马光还是很老实的答道:“羞耻耳!”

“那么为什么需要律法?”

不问法家的法,不问儒家的义,只是指律法。

“畏惧耳。”

“那么帝王犯了错,用什么让他产生畏惧感?”

这样说,两个少年皆恍然大悟,资质真的很聪明,同时站了起来,拱手道:“谢解元指正。”

“不准说指正,不过今天一语,法不可传他人耳。”

“喏。”两个少年贼兮兮的笑起来。

但孔子当时也许有这意思,并不是很明确,事实是他没有看到真实的鬼神,没有证据存在,所以半信半疑,信者多,疑者少,于是出现了一些很矛盾的话语。

在他的言论中,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会儿说宁肯贫穷也不能失去志气,一会儿又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富裕如果能求到,就是做拿鞭子的事,我也去做,求不到,那还是做我喜欢的事吧。这未免太作贱自己了。但他的每一句,都被放在圣坛上,纵然是不好的,也被后人反复的曲解,变成了圣典!

要看怎么解释了,只以说得通,就可以自成理论。

其实郑朗无论怎么解释孔子的话不要紧,关健他的意思直指统治者的核心。

“鬼神有无,我不敢去谈,太幽远了,即便是有,也非是我们所想像的鬼神。但你们要记住刘玄德与狄仁杰的一句话,以人为本。这个人不仅是士大夫,还有工匠、农民与商贾与士兵,所有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