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通政司姜清有本启奏,今有江南士绅三千二百人联名上奏……彼等代表江南父老请命,愿陛下以宽厚之心,在江南之地推行新政,赐福江南……”
姜清故意落后了一步站出来,他一个人的声势虽然比不过几十人的齐声附议,可他话里的内容却比那几十人加起来的分量还重。
江南民众被代表了,可这些人确实有那个资格,士绅就是构筑封建王朝的基础,他们一起响应,比普通平民响应要重要得多了。
王鏊又看了王守仁一眼,终于恍然,这是皇上或者说谢宏在为以后的施政布局了,非刑杀人,这种事当然是有违朝廷法度的,但是这招的效果却是很好,直接给自己这些人来了个釜底抽薪。
这件事不能形成常例,所以,就算流于表面,可还是必须要做出一个处罚的姿态来,以免给后世留下坏榜样。
而自己这些人,嘿嘿,他惨然一笑,很明显,已经被人家当成死人忽略掉了。实际上自己也确实一败涂地了,家人妻子不能保,党羽也随风倒伏,事已至此,夫复何言?
一缕鲜血从王鏊的嘴角溢了出来,顺着他的下颚缓缓流下,落到了白须之上,红白相衬,显得是那样的触目惊心。
第663章 终于来了
朝议之后,士党众人再次聚集在了王府。这一次他们也顾不得掩人耳目了,何况,他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王阁老全家罹难,大家同僚一场,当然是要上门慰问的。
朝议的结果不用说,就算没有江南世家的倒戈一击,以皇党的强势,士党这边也是一样难以招架,在天下范围内推广新政,并且大开海禁,鼓励民众出海开拓,这就是今天形成的最后决议。
其实也有人反对了,可在一片盛赞的大潮中,反对的声音显得那样的微弱,仿佛是大风中的烛火一般,既没法照亮周围,自身也是摇摇欲坠,完全没有任何作用。
“杨阁老,现在该当如何是好?江南同道已经被那奸贼的暴戾手段吓倒了,因此……”陆完急切的问道:“而且,其他人也都心存观望了,朝议上,下官出言反对的时候,应者寥寥,堪称这些年来,朝中正气最低迷的时刻,该当如何,该当如何啊?”
他没法不急,和王鉴之等人还不一样,早在正德元年,他就曾出任江西按察使,和宁王朱宸濠的交情就是那个时候结下的。其后,他也一直保持着和宁王的联系,并且在江南士人当中极力推广着宁王的影响,堪称拥宁派的中坚。
前世的历史上,他就是在宁王造反之后,被人抓住了这个把柄,被发配到了福建靖海卫,可见他和朱宸濠的渊源之深。
而宁王说到底也不过是个藩王,大明的藩王从先天上就不具备造反的条件,哪怕是再怎么会收刮,聚集起来的财富也不过尔耳。当个富翁是肯定没问题,可若是想要以之招兵买马就有些不足了,毕竟现在还不是明朝末年,藩王在财富上的积累还没那么深厚。
由于不想引起太大的动静,宁王招兵都是以收买绿林豪杰为主,所以,拥立宁王反乱这招棋最重要的就是江南人的支持,没有江南人的财力,宁王凭什么招兵买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