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本来就已经是风雨飘摇,四分五裂,摇摇欲坠。明军内部,偏偏出现了严重的派系斗争。这个派系,主要包括三大军事集团。第一个,是最强的,也是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关宁军事集团了。这个集团,包括广宁、锦州、山海关、蓟镇等地的明军。总兵力大概在二十万人左右。
第二个军事集团,主要是秦军。也就是在中原围攻农民军的明军。包括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左良玉等人统帅的军队。这个军事集团的核心,都是来自陕西的边军。总兵力大概在十五万人左右。
第三个军事集团,主要是晋军,也就是驻守山西、大同、宣府等地的明军。这个军事集团的组成,非常的复杂。无论是秦军还是辽东军,都想将其控制,却又无法将其完全控制。晋军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监军王坤。
高起潜明知道鞑子可能再次入寇,却不愿意让辽东军出击,牵制鞑子的后路,当然是有原因的。他希望借助鞑子的手,削弱秦军的力量,以减轻秦军高层争夺权力的后盾。辽东军在内部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秦军。洪承畴、卢象升等人,最近取得的战功,已经让辽东军非常的眼红了。辽东军必须采取措施,遏制秦军,否则,洪承畴、卢象升等人,都有可能进入权力中枢。
如果鞑子入寇,朝廷必然会调秦军北上,抗击鞑子。面对鞑子的兵锋,秦军的实力肯定会被削弱的。就算不被削弱,秦军要围剿的农民军,也会得到喘息的机会。等鞑子退走以后,秦军又要掉头南下,继续围攻农民军。如此连番作战,不累死他们才怪。
吴三桂的说话,让张准感觉十分的古怪。此时此刻,坐在他面前的,乃是明国最大的汉奸之一。后世的汉人,说起吴三桂,没有不鄙视的。连韦小宝这样的流氓,都有资格鄙视对方。但是,这个大汉奸,现在只想一心杀鞑子,甚至,不惜单枪匹马的前来和自己会面。
或许,吴三桂的确没有投靠鞑子的念头,只是李自成的错误。如果李自成进入京师以后,能够善待旧官员,能够建立有效的汉人政权,吴三桂肯定不会投降鞑子的。他一定会在山海关继续阻挡鞑子的前进道路。事实上,即使洪承畴投降了鞑子,吴三桂依然在和鞑子奋战。
张准没有任何为吴三桂翻案的理由。可是,眼前的吴三桂,的确不能算是汉奸。最起码,在崇祯八年,吴三桂绝对不是汉奸。他还是一个相当单纯的年轻人,他一心只想着杀鞑子。
沉吟片刻,张准冷不防问道:“吴三桂,你想过突袭沈阳吗?”
第565章 其实,张准是可以封爵的……
吴三桂明显的一愣,随即下意识地说道:“突袭沈阳?没可能!”
张准目光闪动,缓缓地说道:“鞑子一旦发起第三次入寇,后方必然兵力空虚,要是你们此刻突袭沈阳,刚好抄鞑子的后路。就算不能突袭沈阳,完全收复大凌河一线,还是没有问题的。”
“目前,你们的防线存在太多的缺口,消耗了太多的兵力。要是你们抓紧这个机会,将这些缺口都补齐,以后鞑子再来进攻,就要承受强大的阻力。这对于你们来说,总是有好处的。”
吴三桂摇头说道:“你错了。锦州的正面,还有鞑子的正红旗和镶红旗驻守,他们的骑兵数量也不少。要是我们离开了城镇,在野地上和鞑子的骑兵交战,至少需要三倍于鞑子的骑兵数量,才能相持。要打败鞑子,最少要五倍于鞑子的兵力。我一个人突击沈阳根本不可能。除非是全军突击,才能将鞑子的正红旗和镶红旗击退。”
张准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慢慢地说道:“你们有全军突击的可能吗?鞑子的正红旗和镶红旗,总兵力估计不超过四十个牛录。你们辽东军,可是有着整整二十万人。即使是抽调十万人出击,也是鞑子兵力的十倍。足够将两旗鞑子全部驱散了。”
吴三桂看着张准,不答反问:“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