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页

他是有感而发。本来,东江镇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好的,在鞑子的侧后,旁边就是朝鲜,南面则是登州府。这样的关键位置,只要战略得当,不但可以遏制鞑子向西的进攻,还可以向东压制朝鲜,牢牢的控制朝鲜这个附属国。

东江镇的总兵官,原来是毛文龙,后来是黄龙。毛文龙在的时候,执行的就是这样的战略。时不时的,毛文龙就上岸去捅一下皇太极的菊花。结果,皇太极花费了无数的心思,都不敢放心西进。然而,皇太极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那就是借袁崇焕的手,将毛文龙给杀了。鞑子奈何不了毛文龙,袁崇焕却是可以的。

在这件事情上,袁崇焕绝对是犯了大错误的。他杀了毛文龙以后,鞑子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的西进了。袁崇焕自己酿下的苦果,只有自己啃下去了。要是毛文龙还在,鞑子根本不可能绕过山海关入寇,除非是不要自己的沈阳了。所以……唉,高弘图要为袁崇焕翻案,还真是不太好说。

毛文龙之后的总兵官叫做黄龙,还算有些水平吧,最起码是有进取心的,不像是其他的官员一样碌碌无为。他接替毛文龙以后,就想着收复金州卫,袭扰鞑子的后方。他不断的派兵和鞑子接战。尽管没有大的战绩,还是给鞑子造成了相当的困扰,迫使鞑子不敢过分的嚣张。可惜,不久以后,黄龙就战死了。

第449章 张慎言的礼物

现在的东江镇总兵官沈世奎,就那啥了。东江镇自从设置以来,最差的总兵官可能就是沈世奎了。这家伙窝在广鹿岛上面,根本就不想动,更不要说主动的向鞑子发起攻击了。目前鞑子已经将海岸线上的所有明军据点,都全部拔掉。东江镇的全部军队,都只能窝在几个重要的岛屿上,苟延残喘。要是鞑子有水师的话,东江镇恐怕早就荡然无存了。

东江镇北面是鞑子,东面是被鞑子控制的朝鲜,其实和鞑子差不多。当初毛文龙之所以能够坚守东江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可以从朝鲜得到大量的物资。现在,东江镇失去了朝鲜的支持,无法从朝鲜直接交换物资,所有的后勤供应,都需要天津水师、登州水师运载,这自然极大的限制了东江镇军队的实力。天津水师、登州水师的船只就那么多,怎么能够承担这么多人的后勤需要呢?

张准抽出一份资料来。上面是马轶总结的东江镇的总兵力。在毛文龙的时候,东江镇一贯是按照十万人支付粮饷。到黄龙的时候,就削减为八万人。到沈世奎的时候,削减为六万人。考虑到吃兵血的可能性,五万人可能还不到。换言之,现在的东江镇,实际兵力可能还不到五万人。

以张准目前的实力,如果是在陆地上,攻打东江镇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东江镇是分散的,分布在不同的岛屿上。要是兴兵的话,必须将登州府拿下来。要完成这一系列的战略部署,需要时间。急迫不得。一旦虎贲军控制东江镇,就要马上和鞑子对垒。在积聚一定的实力之前,和鞑子直接对阵,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正在说话间,却又有情报送来了。张准看过情报,随口说道:“一会儿,你跟我到去接一个人。”

柳如是有些好奇地说道:“老爷,是谁要来?”

张准说道:“张慎言。”

柳如是惊喜地说道:“藐山公?”

张准点点头。

柳如是起草,他照着抄写的亲笔信,终于是有效果了。张慎言决定到在回去老家之前,先到莱州府来看看。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秘密的情况下的。张慎言到来莱州府的动作,是静悄悄的,除了张准和极少数人知道,其他人都蒙在鼓里。张慎言自己,也是深居简出,一路上都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听说是张慎言到来,柳如是情不自禁的有点紧张。张慎言名满天下,是她颇为尊敬的,以前在江南的时候,她也曾和一些士子说起张慎言的事迹。只是张慎言为人正直,守身严谨,从来不曾出入烟花之地,她当然没有机会认识。没想到,来到了张准的身边以后,反而可以见到张慎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