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秦先生和他的剑 又生 927 字 2022-11-11

秦郁瘫靠在木几,仰着修长的脖颈,喉结不住上下滚动,手却仍紧紧攥着铜镜的边缘。石狐子的侵犯让他彻底陷入火海,在无尽的欲望中,泄尽一生琼露。

……

一夜无梦。

鸡鸣时分,石狐子隐约听见身边有动静,坐起来的时候,床榻已只有他一人。

秦郁领桃氏四十余名入室子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为朱雀古剑正名的大道。

作者有话要说:  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曰:“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广韵》曰:“珰,耳珠。”;可见,耳珰,特指嵌入耳垂穿孔中的饰物。原始社会便已有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已出现琉璃耳珰的随葬品。

其实就是耳钉的前身啦。

第85章 朝歌

魏国,大梁城, 仪港。

官员来司空府宣令。

两只布履走在雕刻兽纹的石砖地面。

金烛摇摆, 他腰间的丝织绅带飘若拂尘, 舞过悬挂着正红纱幔的司空府前堂。

“上卿尹昭, 为魏国司空二十余年,兢兢业业, 劳苦功高, 现, 我王欣赏你的才能, 调你入中府任职,这锤铁烧炭之事就交给别人罢,七日之内, 完成交接。”

“谢王上。”尹昭拜谢王恩。

“另有一句话,是相邦托我传的。”官员道, “相邦说,秦先生不喜欢正红的纹饰朱雀的纱幔, 令尹司空记得交代下面人, 隔日就换成绛色, 纹饰不必改。”

官员道:“尹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