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直到看见映在屏风的影子,秦郁才意识到石狐子仍跪着,莫名又有些怜爱。
“青狐,你在做什么?进来说话。”
“先生,这事我一定要做,但我不想连累大家,尤其是你,所以你赶我走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阅读
补充资料——锡
[1]中国人开采锡大约在公元前700年的云南地区,至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锡对人类历史的直接影响主要是因为合金,它不仅能使熔点变低,也能使其更易于加工,生产出来的金属会更坚硬,是工具和武器的理想材料。同时,炼锡比炼铜、炼铁、炼铝都容易,只要把锡石与木炭放在一起烧,木炭便会把锡从锡石中还原出来。
锡对于寒冷的感觉十分敏锐,每当温度低,它就会由银白色逐渐地转变成一种煤灰状的粉,这叫做“灰锡”,另外,从白锡到灰锡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灰锡有“传染性”,白锡只要一碰上灰锡,哪怕是一小点,白锡马上就会向灰锡转变,直到把整块白锡毁坏掉为止。当时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锡疫”,幸好这种病是可以治疗的,把有病的锡再熔化一次,它会复原。
第61章 长生
影子一动不动,赶也赶不走。
“青狐。”秦郁叹息。
秦郁的心情很复杂, 并不是生气石狐子的悖逆之举, 而是因为, 当他回忆起在垣郡凉亭, 石狐子拿虫牙射伤荆如风的场面,忽觉那也是和今日同样的语气。
“玉夔本来就是先生的, 先生才是烛子真传, 如何能还?是让!”历历在目。
唯一的不同是, 当时的石狐子挨打之前还委屈的喊了一句“先生为何”, 而今日的石狐子什么都没有辩解,甚至连让他问个究竟的机会都不给,主动就认错。
认错, 领罚,但不改。
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