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秦郁领着桃氏弟子,也在寿湖畔辟出一片园地,划出一座小巧的作坊。
这次,他们要挑战最完美的剑,并不是要快,也不是要长,而是要横纵均衡。
秦郁没有将手掌的伤口放在心上,只草草处理,不再去管。他问木莲要来沿江的矿产及作坊的舆图,不仅蓝田、鄂城二处,还又标记出十五六处新的“桂舟”。
东至广陵。
南至汨罗江。
北至寿春。
楚地物藏丰富,可取之材甚多,所以这次,秦郁判断必须攻克的难关是,其一,挖掘不同金属的特性,其二,设计卯榫范形,使剑体坚固且不露出剑从表面。
至于刃部的锻炼,秦郁交给石狐子,不再过问,只首先把甘棠和敏叫到跟前。
“先生,这画的是什么?”
敏看着面前的黄旧的绢帛,从右至左画的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和金属,其实他也分不清二者,只是石头看似更敦厚,而金属的周围,会有墨点,表示在发光。
秦郁笑了笑:“这发光的墨点,是我添的,矿石的颜色,也是我抹上去的。”
敏:“……”
“这是楚地之前进贡王畿的矿石图册,原本自有颜色,只可惜,我没保存好。”秦郁把卷轴郑重地交给敏,捂着敏的手背,说道,“论剑之时,见同派同系的剑器呈色单一,想来,他们大多只能驾驭当地熟悉的金属,但,现既有水匠,运输方便,咱们的作坊大可不拘一格,散布于江湖各处,采集当地英灵,融于一方炉火,定能出新物。我划出了几种绿石、锡石和铁石,希望在年前让大家见识一下。”
敏点了点头,明白秦郁的意思是,让他率领水匠在年前把这些矿石采集回来。
秦郁又一次打破了规矩,他要撇开冶商,用自己的团队从各地冶署运输矿石。
“先生,我定小心行事。”敏素来安静恭顺,退至门边,才忽地反应到什么。
三年在汉中,他的身边都有甘棠协助,而这回,是秦郁头一次让他独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