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秦先生和他的剑 又生 919 字 2022-11-11

姒妤拿拐杖敲了一下地:“好了,收敛着点,入我桃氏师门,不为金银利禄。”

“是,请先生说。”采苹道。

秦郁浅笑,看着满堂的桃李沐浴在和熙春风之中,这才放下暖炉,开口说话。

“一年前途经长城时,我对大家有过承诺,承蒙不离不弃,现在,这张舆图就是我为大家献的惊喜,桃氏冶术将在三年之内被我们普及至秦国的千家万户。”

舆图风光,远胜金银利禄。

北方的冰雪草原之中赫然立着一座名为上郡的兵工厂;汉中盆地沃野千里,矿石闪闪发光;西部大漠风沙从雍城冶区呼啸而过;关中平原在烈日灼烧之下,化为一池金色的海洋;而栎阳的铁器和青铜器,则被中原的潮流淘洗得越发精美。

秦郁站起来,堂前来回踱步,继续说道:“未来三年,我将在咸阳与诸工室共同研制全套锐士铠甲,包括箭镞和弩机等等,而这东西南北几片地域,我想让与诸位去耕耘,工程款绝对充足,且,对于出远门的,浮动工饷将达到八成。”

不仅如此,秦郁也允准外出挂帅的工师在所造剑身铭文中,使用自己的名字。

他要开枝散叶。

话没说完,有人率先请了命。

“明白啦,我说先生这么大方,一上来又发契令又许自由,原来是先恩后威,想换我们的后半辈子。”荀三朗声笑道,“行啊,别磨叽,算我荀老三一个。”

秦郁道:“那我可就点将了,首先,陇西的工量减为原来一半,你服不服气?”

“服气,早就应当如此。”荀三摇着那把不离手的铁扇,眼睛都没眨一下,“我也知道,陇西风沙大,泥墙需加厚,再者,气候干旱,合金必须增加湿度。”

秦郁道:“好。”

姒妤点了点头,取出竹刻判书。这判书分为两片,各自镂空雕刻云纹和山林,当它们对着阳光交叠于一处,则能合成夔兽的神态。姒妤把判书的云纹片交给荀三,同时把从冶区各坊抽调的百人也交给荀三,吩咐道,往后在雍城,若有千石以上工程,他们必须见到判书合一,也就是秦郁同意,荀三发令,他们才能出工。

荀三幼年少教养,于恩,双手接下判书,大喝一个谢字,便是最郑重的答复。

秦郁道:“汉中往后要增加工量,我和狄寺工已经商量过,敏,得由你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