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秦先生和他的剑 又生 1143 字 2022-11-11

“先生,这是要做什么?”

“论剑。”

本次论剑,题目就是申俞传来的信——‘六年,相邦衍之造,咸阳工师,秋’

“姒妤,坐。”秦郁道,“秦国乏铁矿,如今他们锐士所用的长剑应当还是用分铸,这位‘秋’先生,早年我见过他的手法,凭记忆,工图我画出来了。”

姒妤坐下之后,把拐杖平摆在身边,说道:“先生这张剑图有一处错误,应记得,五年前秦国伐韩国,取宜阳,便把二段式改为三段式分铸,增加了剑长。”

石狐子左看看,右看看,秦郁既然没否认,姒妤应该也就没说错,他斗胆去拿来秦郁案上的笔,按照姒妤的说法,在剑形旁边做了一些尺寸和加工的标记。

秦郁道:“好,三段分铸,剑首、剑格、剑身分铸合装,你会用什么方法?”

姒妤道:“用铸接法,剑首与剑格钻孔浇铸连接,剑身嵌套于剑格浇铸连接。”

秦郁拿过石狐子手中的笔,在图上画了一个x:“显然,这么做,从剑格延伸出小半寸的距离,是为了达到浑铸所无法企及的长度,但既然如此,在剑格与剑身连接的地方就必然有一处破绽,它的纹理与主体的部分不同,易疲劳损伤。”

姒妤想了一想。

“先生,两剑相交,首要看剑刃,而两刃相交,首要看硬度。正因是合铸,单件尺寸短,所以,秦国工师敢在合剂时使用更多的锡金,也就是说,即使在连接浇铸之处有破绽,但,劈砍之时,我的剑硬度比你的要刚强,不至于落在下风。”

秦郁道:“事无绝对,得分情况。”

姒妤道:“先生,这有例为证,今年,河西曲沃之战,榆柳摊有翟先生的消息来过,按照战场清扫统计,秦剑折损二成,魏剑折损三成,大致比例不会错。”

秦郁道:“秦与义渠洛水之战呢?”

这是五年前一场震惊剑行的对决,就折损而言,义渠之刃胜过了新铸的秦刃。

石狐子头回见姒妤脸红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