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伴读守则 溪畔茶 1084 字 2022-11-11

这个说辞在暗地里流传着,最终化为了一封奏章,正式出现到了朝堂上。

朱英榕是事后才听说的。

他确实年幼,如今的政务皆由皇帝留下的内阁班子代为处置,大臣们怕他这根幼苗再冻着饿着出个意外,连大朝这种做做样子的朝会都不敢叫他去上——也是吸取之前郊祀险些遇刺的教训。

新君太小,每日吃饱饱穿暖暖,在文华殿里听学士们讲一讲经义,好好长大就够了。

至于这种一看就居心叵测的奏本,在内阁就被打回去了,根本到不了朱英榕跟前。

但持这种言辞的御史言辞渐渐激烈起来,乃至有参劾方学士等是为了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天下的目的才不允的,这话太重,方学士等受不起被与操莽一流人相提并论,以人臣身份,也不便再隐瞒,便到文华殿来请罪来了。

当然,请罪不过是个名头,实际是讨个说法。

朱英榕对父亲留下的顾命大臣们很敬重,好声好气地安慰了几句,待到方学士等人自觉颜面有光,站起来了,他想一想,问道:“方先生,这些人是不是受了谁的指使?”

方学士叫扣上那么顶大帽子,心里也有火气,直接道:“臣以为多半是。”

“那是谁呢?”

方学士犹豫了一下:“这个臣暂时还不知,也不敢妄言。”

但另一个姓陈的学士拱手道:“皇上,臣以为代王盘旋京中多日,如今京中叛兵已平,当令代王返回封地了。”

朱英榕一怔:“代王叔?”

搜捕叛兵这件事一直在朱成钧手里,这有他先前行事的余威,也有朱英榕的默许,叛兵在京城为祸不算十分深重,但造成了极深刻恶劣的影响,几乎将京中居民那份“天子脚下”的自矜彻底摧毁,官宦人家尤其损失惨重,朱成钧有事没事带一队人在京城大街小巷上溜达,官民们看见他还怪有安全感的。

加上许多国事繁忙,一时间,也没人想到该请他回封地了。

但陈学士这句话在此时一出,虽未明言,可是那个隐含的意思在场诸人都听明白了:陈学士以为,这个“摄政”的提议就是朱成钧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