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娘他说道:小时候我都是按娘的意愿活着。娘教我说什么好,我就觉得什么好。甚至当时选你入宫,也多半是按娘的意思。但你来了,就不一样了。我头一回知道自己中意什么、想要什么。我就想要你,我就想看你开开心心的。然后才慢慢明白,娘想要的,未必就是我想要的,娘说的话,也未必见得都是对的。若没有你,我也不是现在的我,或许就事事都听娘的,那样倒是不会和娘闹翻,可那样活一世,又有什么意思呢。史书么,在娘面前我也说了,我自去勤政为民,百姓口中有我的口碑,千秋万世的功业,也不是一笔两笔宫闱秘事能抹杀的。
我转过身来搂着他的脖子便哭,好像要将成婚以来所有压抑在心底的委屈都哭出来。他也紧紧抱着我,在我耳边轻声说道:对不起我保证,从今后,再没有人能阻挠咱们了。谢谢你一直信我、等我。若微,谢谢你。
第166章 老杨
翌日,皇帝以汉世子醉酒擅闯奉先殿、打翻香案,不敬祖宗,无人臣礼,敕令剥夺冠服,交有司议罪。
实则是逼汉王反。既然汉王早晚要反,不如趁他准备不周、出师无名时反。
当日又有胡氏上表,曰:中宫之位,以上承至尊、奉宗庙之祀、致圣母之养,而下理宫闱之政,所系甚重,妾久病,致宗庙之祀、圣母之养皆皇上独任其劳。中壶之事,又无所统。妾夙夜心不自安,自忖薄福,不可以忝斯位,惟大恩赐之闲居,别选贤德以位中宫。妾余生庶延永久。以久病不愈、无法承担皇后职责为由辞位。
皇帝闻言惊愕,答复道:何出此言?人病总有痊愈之时,不要胡思乱想,也不要再说这种话了。又遣我大张旗鼓带着燕窝人参等补品前去探病。
第二日胡氏再次上表,重复前言,又请皇帝立我为后,皇帝仍旧答复说:安心养病,最近听太医说,病有好转的意思,别胡思乱想了。我也仍旧往南宫探病。
如此反反复复往来多次,终于请得一道太后懿旨,同意胡氏所请。
实则太后懿旨最初那晚就已经拿到,等这时候才拿出来,无非为了演得逼真。折腾来折腾去,纯粹为了堵住朝野悠悠众口罢了:你们看,不是我们逼她辞位,是胡氏她真的很想辞。
后宫的戏做足了,手里又有太后懿旨,黑蛋便想召见几位重臣,不过他留了个心眼,提前单独召见了杨荣。
杨荣有两大好处。一则,他是黑蛋自太孙时期便用惯了的心腹之臣,二则,他最识时务。
想当年朱棣靖难,攻破金陵城就想直奔奉天殿登基,是杨荣拦下了他,提醒他要先祭拜高皇帝孝陵,才好在天下人面前交待要知道,杨荣此前并不是靖难派,他是建文帝手下的大臣。审时度势又精明强干如此,才能二十多年屹立不倒。连杨士奇都曾一度被朱棣扔进监狱,但朱棣就是没动过杨荣,不服不行。
说通了杨荣,有了这个内应,黑蛋便召见了张辅、蹇义、杨荣、夏原吉、杨士奇五位文武重臣。
黑蛋开口道:朕有一大事与卿等商议,固然是出于不得已,然朕意亦已决矣。几位重臣大多早已听说些风声,此刻都默默无语。
黑蛋就开始了他的表演:胡氏多病,病得滞留乐安几个月,天下皆知,回宫之后病情反反复复,她主动上表辞位,说体弱不堪当皇后大任,又另外举荐贤能
几位大臣都不说话。
黑蛋一个个看过去,目光停在了杨荣脸上。杨荣便道:既然如此,是应当另立贤能。
黑蛋便道:历朝历代,连废后的前例都是有的。胡氏是自请逊位,又好在还未正式行册封礼,也不完全算是’废后‘。她的面子上,也还过得去。
蹇义道:最近的例子,便是宋仁宗废郭后为仙妃了。意思是可以参考。
黑蛋点点头。
张辅、夏原吉、杨士奇还是沉默。
黑蛋没办法,便开口问杨士奇的意见。老杨答道:臣侍奉帝后,按礼就应当像儿子侍奉父母。哪有为人子而谈论如何废母的。
杨荣便适时插言道:既然是陛下吩咐的(当爹的要求的),臣子献言献策又有何不可呢?
老杨还是不答应:正因为是陛下金口玉言问话,为臣者更应当慎答。张辅和夏原吉也附和,还说这是大事,非交给群臣一起讨论不可。
黑蛋:不用这么麻烦了吧?
老杨:宋仁宗废后,孔道辅、范仲淹等人极力阻拦,宋仁宗却一意孤行,导致至今在史册中被人讥笑。若是群臣都不赞成的事,陛下还是不做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