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了也不由得笑道:好一个足智多谋的周大人!

这个人,将来一定要重用。黑蛋道:这次他送回消息,你猜怎么着,他人在浙江,却连朝鲜那边的事都能查到。那个权永均,将自己的妹妹献给大明朝廷不说,他自己在朝鲜,仗着妹妹的势,强抢民女,其中便有崔氏的姐姐。据说永乐五年时已经嫁了人,被权永均设局逼她姐夫签了卖身契,将妻卖给权永均作妾。

我的乖乖!这崔美人好心机!平日里完全看不出与权家有这样的大仇大怨啊!

也说不上是大仇大怨,她姐姐在权家很受宠,未必恨权家。黑蛋道:不过有了这么件事,崔氏的嫌疑更重了。

我问:周新还怀疑谁?之前说是三拨人。

黑蛋说出两个人名,一个是意料之中,另一个,却将我吓了一跳。

第13章 查案(三)

一个是二皇叔,一个,是纪纲。黑蛋说。

汉王想害太子想做皇帝,不是一天两天了,满朝文武皆知,就连皇帝本人,恐怕都不是一无所知。若是汉王,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杀贤妃,他出手于我而言都不奇怪。

但纪纲牵涉其中,不仅奇怪,而且令人恐惧。

纪纲是锦衣卫指挥使,只对皇帝负责,拥有皇帝极高的信任。换句话说,他奉旨办事,靠山是皇帝,朝中即便是太子和汉王,也无人敢动他。一个不干外政的贤妃自然也威胁不到他。他杀皇帝宠妃做什么?

若他是与汉王勾结,帮汉王杀贤妃,那么这等皇帝心腹之臣倒向了汉王,将对太子将极为不利。毕竟纪纲说话在皇帝那儿的可信度,一句顶别人十句。

若他不是与汉王勾结,而是为了自己而杀贤妃,那必然是贤妃手里握有纪纲的把柄,想深一层,那就是纪纲曾经背着皇帝犯下过重大的逆案,大到他的宠信不足以令皇帝宽宥他,才铤而走险。

纪纲,应该没有弑君谋反的必要吧?我越想越怕,试图跟黑蛋确认,排除这一种可能性。毕竟锦衣卫不只查案抓人,还负责皇帝贴身警卫,无论出行还是宫中,锦衣卫至少百人分布在皇帝周围,昼夜交替不歇。如果锦衣卫的人反了,第一时间遭殃的就是皇族,包括皇家准媳妇我在内。

黑蛋冷哼一声,道: ‘胆大包天’,说的就是他这种人。目前还没有谋反的迹象,但指不定将来哪天就反了呢。周新查出,永乐五年皇爷爷选妃,纪纲曾选出绝色美人私纳家中。他选剩下的,才送来给皇帝,这样的事要你做,你敢么?

我猛摇头。

黑蛋轻轻按住我的头,叹道:那就是个亡命之徒洪武三十五年,曾有大臣景清,行刺皇爷爷失败,皇爷爷下令抄家诛他九族,最后不只杀了九族,掘了祖坟,还杀了他老家全乡的人,称‘瓜蔓抄’。而这样的‘瓜蔓抄’,不只景清一家,全是纪纲的手笔。你若按常人的心肝去推论纪纲所想,是想不到的。

我默默在心里吐槽了一句:不只纪纲,你皇爷爷,也真不是个东西

这也太特么吓人了得罪了纪纲,等同于玩命啊。贤妃是皇帝身边的人,应该不至于看不出纪纲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犯蠢去得罪这么一号人吧?再说了,她一个内宫妃子,又能怎么得罪一个外廷的人?难不成向皇帝进言,撤掉纪纲?

诶,我忍不住小小地惊呼,立刻自己捂住嘴巴,小声道:我在王昭容那儿打听的时候,听她无意间说起过,去年陛下晋封贤妃时,想许她哥哥权永均一个近侍的官儿做,最后没成,才给了个光禄寺卿,掌管宫中饮食,莫非当时许的官职,是锦衣卫的?

黑蛋一边翻着医书,一边把我的推测给否了:纵然许他锦衣卫的官儿,也不会让他换掉纪纲做锦衣卫的头儿。这位子不是谁都能坐。纪纲罗织了多少冤狱,杀了多少人,才讨得皇爷爷欢心,当他是忠臣。皇爷爷纵然宠爱贤妃,也不会将关系到大明朝政的职位轻易交给一个朝鲜人。

也是。

我又生疑问:那便是纪纲有把柄,落进贤妃手里。可如果是这样,纪纲一个精通刑具毒药的人,理应选择一种让人速死的毒,怎么会留贤妃折腾两天两夜才死?

这就是为什么周新推断,是同时有三拨人在动,这三拨人相互牵扯,各自打乱了别人的计划。

黑蛋一本书翻完了,我连忙递另一本给他。递完书往桌子上一趴:太累了,太烧脑子了,周新什么时候进京啊,见面一次性把话都说全好不好?

黑蛋摸摸我的头,笑道:累了你就早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