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初步推断,或许是有三拨人同时要杀她,不知是先被哪一拨得逞了,但这三拨人,各自留了把柄在别人手里。详情,要等他光明正大入京朝见时,择机来报。

也就是说,有三拨杀人犯现在逍遥法外,躲在黑暗中,随时可能再起杀戮。

外头雪花扑打窗棂的声音格外响,寒意森森,我打了个激灵,被这重重黑幕吓得整个人都快要缩进黑蛋怀里。

别怕,他笑道:别怕呀。当初是谁跟我说宫里‘有意思’的?

我做个苦瓜脸:你是有意思,可他们没意思,太没意思了。我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吗?

黑蛋乐得哈哈大笑,紧紧拥着我肩头不放。

还有心思笑。性命攸关呢我的皇太孙。

烦。我的烦心事还没结,黑蛋的烦心事一时半会儿也结不了。两桩烦心事同时压在我细弱的肩膀上,我连穿越回现代的心都有了。

但一想到,穿越回现代,我就是一个寂寞孤单冷的单身狗,身边连个吟诗作对的人都无,而这里有黑蛋,那我还是再忍忍。

除了帮太子妃做女红看孩子走亲戚之外,我又多了一项学习任务:研究医书。

一则为了帮黑蛋查案,二则为了保命。万一哪天中了毒,别连自己中了啥毒都不知道。

黑蛋起先还安慰我,说母妃把东宫上下管得跟铁桶一样严实,你别怕,被我怼了一句皇帝的宠妃都能被谋杀,而且还是暂时执掌后宫的宠妃之后,乖乖闭嘴和我一起翻医书。

不得不说,黑蛋的脑袋瓜子比我聪明。

虽然我很聪明,可以一目十行,但黑蛋的聪明,是一目十行之后能全部理解并且背过还能与旧知识结合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和黑蛋一起念书,我有一种,学霸面对学神时的深深无力感。

我花一天看完的书,黑蛋一个时辰就看完了,还记得比我扎实。导致我深深怀疑人生:我苦读一天的意义在哪呢?

于是我放弃医书,将读书交给擅长的人来做,我转而开始摸排权妃生前在宫里的人际关系网。

借着随太子妃到处拜访的机会,暗中查探,竟然有所斩获。

第12章 【收藏破百加更】查案(二)

截至永乐十年,皇帝曾两次向朝鲜征召贡女,永乐六年和永乐七年各一次。永乐六年有五人,除了权妃之外,还有顺妃任氏、昭容李氏、婕妤吕氏和美人崔氏。

按理说五人背井离乡,一同进入明朝宫廷,应该抱团取暖,但这四人与权妃却不算亲近。

原因很简单,几个朝鲜贡女出身相当,谁比谁都不差,偏偏她一个人走运,另外四个看她不顺眼,也是自然。

这四人中,任氏性子忠厚,胆小怕事;李氏容貌最上乘,心高气傲;吕氏嘴上不饶人,最不安分;崔氏则行事低调,一直没什么存在感,但却是四人中唯一与权妃平日还有些往来的人。

除了这四名贡女有嫌疑之外,宫中最有嫌疑的便是张贵妃。论位分,她是贵妃,理应比贤妃高;论资历,她父亲张玉死于靖难后她便被当时的燕王妃接进了王府。按理说,她是宫里最有理由恨权贤妃的人一个属国来的平民之女,飞上枝头变凤凰不说,陛下竟赏了她代皇后管理六宫之责,生生压过张贵妃一头。更不用说论家世,她的娘家在军中根基深厚,想要在北征的队伍里安插凶手,易如反掌。

我将这番收获说给黑蛋,黑蛋道:你最怀疑哪个?

我说:目前还难说。朝鲜人在宫里没有退路,行事容易偏激不计后果。吕氏像是会冲动杀人,崔氏则是四人里最有机会下手的那个。至于出身我们大明的娘娘们张贵妃。虽然其他娘娘有的也曾放话说看不惯她的轻狂样子,但有足够动机又有能力的,只有张贵妃。而且有趣的是,吕氏崔氏,都常去张贵妃那儿拜码头。

我明儿派人暗中查,随行去北边的宫女太监,谁跟张家有瓜葛。黑蛋捻着我衣袖上绣着的牡丹花,沉吟半晌,说道:牵扯进英国公家,这事情越发难办了。倒是关于那个崔氏,周新那边的消息,也有提到。

我问:找到周大人了?在哪里找到的?

黑蛋笑叹:之前还真被你说着了。他是微服私访查案去了。查案的时候不知怎么,惹恼了当地县令,县令不认得他,要将他拷问治罪。但听说有浙江按察使来视察,就暂时不敢拷打他,令关进牢里。谁知那周新,在牢里问那些羁押的犯人们县令平日为官如何,搜集了县令大把的贪污与冤狱的证据。县令在县衙等按察使,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不等了,要去审他,将他从牢里提出来,他才说‘我就是按察使。’吓得那县令当场跪下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