璎珞道:你这孩子!瞧这君子脾气!你的事,我都包啦!你只管放心!桑蕴端见璎珞笑语吟吟,似乎并未将桑家大祸放在心上,暗自诧异,心道:傅恒大人确实非同等闲,之前乌什回乱他就能全身而退,依然回了军机,不愧皇上的第一宠臣,只是舅爷他们不屑而已……
璎珞又问:你想不想见筠儿?桑蕴端十分意外,沉默了半晌,道:不说别的,她如今不方便见人吧?璎珞道:在我的玉京园里,你们俩就说说话,有什么不方便的?桑蕴端迟疑道:琪兄不会介意吗?璎珞笑道:不教他知道不就成了,你放心,有我呢!
桑蕴端于是起身作揖,道:多谢夫人!璎珞笑道:那貂皮我还留着呢,受了你的礼,自然要投桃报李!桑蕴端“哎呀”一声,道:夫人,我将此事忘了,想你留着那些东西,也说不清了!璎珞见他十分紧张,笑道:我都不怕,你怕什么?放心,你且先回去,等我消息。
不几日,皇帝晚饭前便来了梨院,顾沁在院门内迎他进了正屋,璎珞在正屋门内候着,便要下跪行礼,他看见璎珞有点儿诧异,忙叫免。顾沁道:奴婢饭还未做好,皇上先和夫人说说话。说着出去带上了门。皇帝在桌边凳子上坐了,笑道:你找朕定是有事,说吧,又怎么了?这回是你的事还是朕的事?璎珞一笑,走过去给他捏肩膀,道:四爷,好久不见,您好吧?皇帝伸出手去,拍拍她放在自己肩上的手,道:好!
璎珞道:您和太后就是最大的事儿了,您还有什么事?皇帝道:那就是你的事,傅恒的事?他有什么事?要不是你儿子?璎珞笑道:多谢四爷。您心里就我们这几个在您身边呱噪取巧的,您也不想想自己的儿子!皇帝诧异道:你是说,永琪?他怎么啦?
璎珞道:他啊,为了朋友,茶饭不思。皇帝问道:什么朋友?璎珞道:光璠堂的朋友。皇帝道:哦,光璠堂,崇文门那间?这家朕也听说了,办得名气不小,怎么永琪会去那里?璎珞道:朋友相交,贵在知心,不去那里就不能认识那里的朋友了吗?皇帝笑起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他这个朋友是谁?璎珞道:他姓桑。
皇帝“唔”了一声,问道:他和永琪很好?璎珞道:他是光璠堂堂主邵璠邵先生的得意门生,文采武功都好,和永琪很合得来,一起骑猎读书,闲暇便约,我也见过,彬彬有礼娴习骑射,皇上见了也会喜欢。皇帝道:既然你说好,那定然不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永琪这个孩子总是叫朕放心,但是要他一定注意安全,回头朕吩咐多罗。
璎珞道:可惜,他父亲最近犯了事了。皇帝便道:不是什么大事吧?他父亲是谁?朕叫傅恒问问便是。璎珞道:可是大事呢!走私越货,现在还关在大牢里。皇帝眼神一冷,挺直了脊背,想了一会儿,道:没有姓桑的。璎珞道:您再想想?皇帝又想了一会儿,突然盯着璎珞。璎珞点点头。皇帝哼了一声,道:他的儿子怎会去光璠堂念书?他不是应该上……正蓝旗,嗯,左翼宗学?
璎珞道:他还在宗学上骑射,因仰慕邵先生名气,又钟情汉学,所以用了假身份去那里继续读书。皇帝于是问道:那他和永琪是怎么认识的?璎珞道:要没有他,您的皇孙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于是把依博尔在街上遇险,为桑蕴端所救,又因他给的蒙古方子安了胎的事说了,说遇险处离玉京园不远,所以依博尔叫他送入了玉京园,永琪还有自己,就是这么和他结识的,而那时,大家都不知他是桑王之子。并教皇帝放心,到现在他都不知道‘琪儿’便是五阿哥。
作者有话要说:
-
【历史原型】【桑王走私案】发生在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是乾隆朝著名的政府贪腐大案,详细来龙去脉及涉案人员与调查和结果,如小说中所述。桑斋多尔济的出身来历也如文中所示,其子名蕴端多尔济,但他的故事为小说杜撰。
-
【左右翼宗学】顺治十年(1653),八旗各设宗学一所,未封宗室子弟年十岁以上者均入学学习清书(满文),选满洲生员充任教师。雍正二年(1724),始定【左右翼宗学】之制:左翼四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右翼四旗(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各设宗学一所,凡宗室子弟内情愿就学读书者,均令入学分习清书、汉书,并兼学骑射;每学设总理学务王公一人及总管二人、副总管八人掌理学务。乾隆三年(1738),每学复设稽察宗学京堂官二人总稽学课,月试经义、翻译及射艺。教习、学生额数间有增裁变更。曹雪芹曾是右翼宗学的教习,在那里与敦敏敦诚兄弟相交。
-
至嘉庆年间始定制:每学设清书教习、骑射教习各三人,汉书教习四人;学生定额一百名,生活待遇与觉罗学生相同。每年九月,由宗人府奏请考试翻译及经义、时务策各一道,钦命学士等官阅卷,分列六等,分别奖惩。每届五年,简派大臣合试两翼学生,由皇帝亲定名次,以会试中式注册,待会试之年,习翻译者赐翻译进士,以宗人府额外主事用;习汉文者与天下贡士同殿试,赐进士甲第,用为翰林或部属等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裁撤,与八旗觉罗学、官学等改并为八旗高等学堂及左右翼高等小学堂、初级小学堂,统由管学大臣管理。
第249章 旌功(一)
皇帝点点头,道:桑斋多尔济利欲熏心,蔑视朝廷法度,罪行累累,丢尽了朕的脸,朕十分不好办。璎珞见皇帝神情,便道:您要怎么办,还有谁敢说什么?皇帝道:你这是要朕饶了他?但朕如何对朝野上下其他人交代?璎珞道:前朝的事璎珞可不懂,我就是心疼永琪,皇子本就难有知心友,而且他和蕴端很是相投,我能不来和您说一声吗?皇帝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璎珞一笑,道:沁官儿定是饭做好了,我都闻见香味了呢,不耽误皇上吃饭了,璎珞告辞。说着一福,便出去了。
不多时,顾沁端着托盘进来,将四菜一汤在圆桌上摆好。皇帝在桌边坐了,只见酱方,松鼠鳜鱼,菠菜豆腐,并西瓜鸡汤,香气扑鼻,顿觉胃口大开。这几样菜需很多功夫,从收到传讯皇帝要来,顾沁几乎整了一下午。
她夹了一筷酱方,放在皇帝嘴里,然后用苏州话问道:好勿好吃?皇帝道:好吃好看!你也坐。顾沁嫣然一笑,坐了伺候他吃饭。皇帝样样赞美,说自己最爱西瓜鸡这道苏州名菜,西瓜与母鸡共蒸,瓜的清香渗入鸡肉,鸡肉又能保持原有的鲜嫩,且要夏天当日烹了吃,正当时令,上来就喝了大半碗蒸出来的汤。
两人边吃边说,皇帝讲趣闻轶事给她听,而顾沁一直在讲苏白,什么“今朝的鱼儿也是鲜龙活跳的”,“格肉红烧咯前头先要水里煠一煠(sa1,意为用大量沸水烧煮)”,“您作啥介?”,“您勿要吓人捏,真格那样子的?”“倷个人脾气真格恘葛!讲勿听!”“格啥么物什?”,“他姆妈急啥?”“他啊是伤风哉?”“勿要紧,瘌痢头儿子自家个好欢喜,矮子里厢拔长子”……
顾沁不上戏妆时,眼神甜美略带腼腆,生得俊俏,其实性格孤傲,所以看起来文静利落,皇帝觉得生母钱夫人就是这类长相。她确实像书局的“清倌儿”那种感觉,她没有璎珞高,和璎珞生子前一样瘦小,在台上踩矮跷又加穿内服丰身,便恰到好处,陆文洪选人严格,尤其主角,从嗓子扮相身材高矮都要符合上戏的要求,缺一不可。因苏州话十分软糯,以她漂亮的声线说出来,便凭添了十足的风情,听起来,就像皇帝在和她调笑一般。
而皇帝来这里,门一关,真有一个平凡人家的感觉,几曾何时,他还在说不让沉壁下厨……甚至忆起当年在圆明园和魏湄的第一晚,魏湄对他说的那些话。那时候他并没在意,没想到多年之后,竟然成真,但不是和魏湄。沁和湄,都从水部,魏湄之父和吴敏都是无锡人,嘉兴苏州无锡都是水乡,但魏湄却是在京中出生长大,除了生得秀气,并不像江南的姑娘,如今都成了他的贵妃了……
晚上,上床后。顾沁问道:夫人下午和您说些什么?皇帝便道:永琪。顾沁点点头,道:听说五阿哥十分聪明能干,皇上定是欢喜他吧?皇帝不答,却问道:这府里那姑子你见过吧?顾沁不知他为何会问起这个,便道:嗯,她是管事奶奶,很少来戏园子,但见过些面。小戏们一般只在后园的漪竹院周边活动,于府中之事多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