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齐国和吴国,将要开战的消息传了过来。这下,勾践可就顾不上美人计了。他已经开始跃跃欲试,准备等吴国齐国开战之后,就趁吴国国内空虚,偷袭吴国。
就在这个时候,范蠡站了出来。他给激动不已的勾践,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范蠡劝勾践不要出兵。不仅不要出兵,还要反过来去帮助吴国。对这种意见,一心准备报仇雪耻的勾践,一时间当然不能接受。
不过勾践忍辱负重多年,许多危难时刻,都是范蠡出谋献计,帮他渡过难关的。勾践对范蠡非常信任,知道范蠡不会,无缘无故提出这种建议。于是,勾践压抑住满腔的仇恨,听着范蠡的分析。
“夫差用兵多年,懂得用兵之道。他不会蠢到,留下那么大一个空虚的吴国,给我们趁虚而入的机会。越国遭逢大旱灾,百姓们还没有完全摆脱饥荒。再加上之前的战败和年年进贡,越国国力仍旧疲弱。即便是兵力空虚的吴国,越国也没有战胜的把握。与其行险一搏,不如反过来,主动去帮助吴国攻打齐国。用战争来消耗吴国的国力,同时也打消夫差的疑虑,争取时间让越国恢复国力。此外,还能就此解决,吴国都城中的谣言。只要大王主动提出,出兵帮助夫差攻打齐国。谣言不攻自破,越国之危可解。”
经过深思熟虑后,勾践觉得此法甚是精妙。他只好压抑住多年的仇恨,卑躬屈膝地写了一封国书。他派人将国书送到吴国,主动要求出兵帮助夫差。
于是,夫差派去越国的使者,还没有走出都城多远,就被追出城的官员叫了回去。因为勾践的国书已经到夫差那里,他不用再去越国了。
对夫差的心理,范蠡把握得十分精准。勾践的国书送到后,夫差立刻拍案叫好。他对前来送国书的使者,大肆夸赞了勾践一番,当场就同意了勾践的请求。
在勾践派人送出第一封国书后,范蠡立刻献计,让勾践再追加一份国书。他让勾践在书中说,愿意亲自率领越国的兵士赴前线,为夫差冲锋陷阵。
勾践也咬着牙同意了。夫差的粪都吃过了,为他打仗,也不算什么。
第一封国书前脚到,第二封国书后脚也跟起来了。夫差才看完第一封,对勾践大表赞叹的时候,又收到了第二封。这一封书信,完完全全打动了夫差。他对勾践的忠心感动不已,心中仅有的一点疑虑也彻底打消了。
为了表示对勾践忠心的嘉奖。夫差立马派人去越国使馆,要把勾践夫人和越国太子送还越国。
在越国使馆装病的宋辞,意外接到了回越国的通知书。
宋辞当场就懵了,她不知道王宫中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越国做了什么。不是吴国和齐国要打仗了吗?怎么莫名其妙就让他们回越国?
等知道了勾践的作为,宋辞也在心中暗叫了一句好厉害。佩服归佩服,要让宋辞就这么心甘情愿,跟着来人一起回越国,她是打死都不愿意的。好不容易从越国跑了出来,要是现在还回去自投罗网,那她就比傻子还傻子了。
不想回去,怎么办?
于是,宋辞只好病重了,病得不能上路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