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官只要肯用心,沈依依觉得,那这事儿就能解决。虽说这年头的识字率地,可官员的比例也低啊,能在一层层的考试中博出来,能在官场中存活下来,那绝对都是人精子,本事人,这样的人几个凑一起忙乎,那还是可以指望的。

确实可以指望,这不是,这里沈依依刚和简放叨叨完没两日,县衙这里就开始出告示了,说的也挺简单,就是城墙年久失修,所以要重新翻新一下,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为什么没说?呵呵,在古代的士大夫眼里这样的军国大事儿,用的上和百姓说?只要听指挥干活那就完了,对,就是这么管理的。“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嘛,他们打小就是这么学的。

“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绝大部分的官,以高高在上的心态,就是这么理解的。

沈依依没工夫管官怎么想的,百姓是不是有意见,一个小女子,还是个边境贫苦县城里,底层百姓家的未成年人,这些都和她没关系。反倒是这城墙要修了,和她戚戚相关。

“爷爷,这下可好了,你这心可以放下了。”

“确实是,县衙出面修,那动用的必定是县城里最好的工匠,而且还是做惯了的老手,这修好后肯定更结实,夜里总算是能睡个好觉了。”

沈清明也高兴啊,高兴的将自家这边准备得东西一股脑的全送到了衙门,一门心思要做贡献。可惜,这马屁是拍到了马脚上,因为他这里出的东西,人家看不上。

“规格虽然是对的,沈半仙啊,可这土不成啊。”

嗯?土还有什么讲究不成?土胚泥砖不都是这样的?沈清明有点傻眼!他自觉自己已经很讲究了啊,特意寻得孙老头做框子,那孙老头可是出了名的一只眼,什么东西只要过了他的眼睛,尺寸就在没有出错的。嗯,这次的框子确实也没出错,可这土……

“自古这城墙就最讲究一个粘字……”

沈依依都没想到啊,人家修城墙的质量标准那是相当的不一般,根据那老匠人的说法,最早古的时候,比如春秋战国,那时候不管是贵族庄园还是封地筑城,那用的都是小孩嗯出来的便便,上蒸笼蒸,然后压出来的,这样的城墙刚开始是土黄色,到了后来是青色,最后是黑色,越是时间长,那就越是坚固,历数百年而不倒都是寻常。

后来因为这个操作太那个啥,给孩子吃的也太耗费,这才有了三合土+糯米+鸡蛋+红糖的配比,先做出框子,内里用打桩的法子压实,这样的城墙,看看现代遗留的地方,就知道有多坚挺了。等着砖开始大量的应用,上头的这个法子又被从新拓展了一下,就是三合土的墙外头裹上一层层的用糯米粘合的砖墙,增强厚度和强度,这个效果……后世有大量的遗留可以做解说啊!反正确实挺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