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此话何讲?”

正统帝很上心。

盐业,乃大事。

而且,还是一门关乎钱的大事。

“圣上,这是一封奏章,您可细看。”

玉荣递上了一本奏章。

这是她让手下人递上来的。

这一直谋划的事情。关于盐,自然是盐田。

盐田为了保密,更是在小岛之上。

可以说,成果出来了。

以前,玉荣不会讲。

现在她的地位不同,她总要做些事情。若不然,她这一位二圣称尊的皇后,岂不是一个空架子。

一旦做事。

得罪了人,这不怕。

还可以在做事时,收拢一些人。

得罪的,那不是一条道儿的人。

而收拢的,就是一个势力的。到时候,自然是得道多助。

玉荣想做事。想夯实她的基础。

那么,做实事是必需要的。如此,她才能真正的收拢到了,那些有真本事的人。

火练真金。

在办事里,有本事的才能跃然出头。

“好,朕要看看,又是何等的大事。”

正统帝来了兴趣。

那一本奏章。

区区千言。

正统帝看的很仔细。

看了一回,又是翻回去,再是重头看了一遍。

“好。”

正统帝很高兴。

他是一摆手,满面红光,真跟吃了大补丸一样。

“梓樟,你真乃朕之贤后也。”

正统帝很高兴。

“能为圣上分忧,是我的荣幸。”

玉荣笑了。

“若是从前,我不敢讲。可现在瞧来,我这一介女子都能与圣上一起临朝听政。这一件大事让圣上办事,那是举重若轻。让我瞧得圣上乃世上之大英雄。”

这也是玉荣的实话。

若是皇帝办不成这一件事情,玉荣宁可在盐业一事上小打小闹。

毕竟,她可是皇后。

一旦把盐业相关的改革,那跟她挂上勾。

那会给她惹来太多的敌人。

盐业,不是小事。

可这二圣临朝听政。

皇帝都能办到。

这说明了什么?

这只说明了,皇帝的对于朝堂的掌握,那是非常的事效。

毕竟,她上朝时,满堂的百官,可是跪的很恭敬。

于是,玉荣就把盐业的事情,跟正统帝摊牌了。

这事情做成了,有什么好处?

好处便是以往的盐业。朝廷是收了税,可这税说实话,大头并不在朝廷手上。

朝廷收到的,只是小头。

而且,朝廷这盐业上的税,真是败了名声的。

这税高了,普通的的百姓,那是去吃了私盐。

说白了。

这税里损失的,还是朝廷。

得力的,是私盐贩子?这些人,也是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