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是在盐业上谋利的巨富,以及他们背后的靠山。
这些靠山,有官员,有世家,有勋贵,有宗亲。总之,利益纠葛,很深的。
这盖子一旦揭开了。
那能死一片儿。
可现在呢。
玉荣已经临朝听政。
皇帝也有手腕。那么,改革盐业,得利的是百姓。
煮盐成盐田。
这盐的价钱能降下来。
盐的价钱能降下来,这就能让百姓吃得起盐。
一旦百姓吃得起官盐,那么,税自然就多了。
说白了,这是一个好的循环。
前题就是朝廷的掌控力要够,能撑得住盘子。
若不然,一切虚妄。
“只这上面的盐田……”正统帝看着上面的提议,有些不解,他道:“如何把盐田承包给私人。”
皇帝当然不高兴。
如果可以的话,皇帝当然想把一切都是揽入皇家私有。
这便是官营,也是皇帝愿意的。
玉荣笑道:“圣上,这盐田让盐商竞价承包,一则可以分化盐商。二则也是减少朝廷的压力。”
玉荣这话的潜治词。
正统帝当然懂。
好住皇家和朝廷全吃下。
真当那盐业背后,那些食利者,都是吃干饭的?
砸人饭碗,也是代价很大的。
这里面牵扯太多。
玉荣还是觉得分化一下的好。
“再则,圣上,盐田是承包,又不是一直承包下去。五年一换,又或者十年一换。每一回在鉴宝阁上拍卖,也能让皇家收回一批现银。”
玉荣的话,只是的说了一个道理。
这主动权,还是在皇家的手中。
“最主要的,圣上,咱们的人手未必足了。皇家官营的,并非是盐田。而是销售。每一家县城,当有一家盐栈。”
玉荣的话中,点出了最关键的。
“天下的驿站与盐栈,这其时是很好的补充。圣上,这里面关乎的,也是国朝命脉。人人都是要吃盐的。”
最后一句,玉荣咬了重音。
人人都要吃盐。
从消耗的盐量上,就可以看出很多的东西。
当然,最主要还是官营盐栈,有皇家的旨意,好官盐的价格,可以真正的下来。
盐税上收一笔。
承包盐田上收一笑。
最后,官营盐栈上,哪怕是收支平衡,不挣多少,小小的积赞,也可以积少成多。
那是合成一笔大数目的。
正统帝眸光微动。
想到了钱,正统帝当然想了很多。
“是啊。皇家的力量,还是在盐栈的经营上为好。”
这等盐栈,也可以成为了暗卫的窝点。
这等经营。
那布网络于天下。
皇帝想得多。
同时,也是明白皇后的意思。盐田这一个大头给出去,分化了盐业背后的食利者。
这改革盐业,那么,阻力会小些。
至少,一批人得到拉拢。
他们肯定会站在了皇家这一边。
利益面前,人人都会很现实的。
而盐田,对于食利者而言,那跟地上捡钱,有区别吗?
没有。
这玩意儿,那是旱涝保收。
谁都要吃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