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贾贵妃日常 华卿晴 5055 字 2023-10-31

燕王镇定心绪,他看了燕王妃一眼。

“事关王府,得父亲心腹的暗语。我知道有此信物。如今关乎何等大事,全由王爷一言而决,府里上下听王爷之意行事。”显然燕王妃金氏的态度也表明,她没有看过内容。

也对,这摆明就是一次的道具。一切自然要看燕王的意思。

燕王李茂眺拿过锦布仔细查看一回。然后,他的脸色变了。

“王爷。”见着李茂眺沉思良久,不见回应。燕王妃小心的唤一声。

燕王的思绪抽回来,他说道:“本王和母嫔遇上麻烦了。”

“岳父大人那里来了人,还是死人。”燕王说这话时,他有一点咬牙切齿。

燕王妃不插话,

她就等着燕王的讲述。在燕王后面的谈话里,燕王妃知道了头尾。

镇国公府里来了人,还真是燕王嘴里的“死人”。本人在地方报上来的奏本里,发配河西之地的燕王母家外祖和舅舅等宋氏一家的男丁全没了,死于雪灾之疫里。

哪料想镇国公府传来的消息,燕王的青兄弟们是真的死了,但是燕王的外祖和舅舅却是活着,如今还活着来到京都。

不过他们明面是死人的身份,又不敢犯了欺君之罪。一寻思,这先寻着顶雷的,这打到镇国公府的头上。

燕王深恨,这外祖和舅舅真是怕,如何也应该寻到宋氏一族的族长家里。要知道那里可是他皇祖母的母家。

便是真有错,看在皇祖母的体面上,父皇指不定还可能开恩。但是如今嘛,这真是不是屎,也是一摊子的屎。

“王爷准备怎么做?”燕王妃问出最实际的问题。

“请岳父帮衬,先查了这里面的内幕。本王很想知道,本王的外祖和舅舅平安归京,皇太子的外祖和舅舅们呢?”对于这里面的门道,燕王在怀疑一些东西。

不过没有查出来前,燕王还不敢下结论。

“王爷担心背后有人?”燕王妃听懂枕边人的担忧。

“本王岂能不担忧。本王最怕这是别人做的局。偏本王的外祖和舅舅一头陷进去。”燕王不吝啬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着幕后的黑手。

燕王妃跟燕王是夫妻,二人膝下又育有一个嫡子。可谓是夫妻一体,荣辱与共。

此时燕王妃当然要出力,更要说动娘家帮衬燕王一起查一查背后的隐忧。

燕王想查清楚后面的真相。当然不能光靠岳父,他自己也得出力出人。

京都皇城,泰和宫,御书房。

李恒看完暗卫的秘本,他吩咐话,说道:“梁忠。”

“皇上请吩咐。”梁忠公公是态度恭敬的回话道。

“让暗卫继续盯紧,朕要知道这些人在串连时,皇太子和燕王二人的表现,朝中诸臣子的表现,朕也想看一看。”李恒当然知道一些事情,不过皇帝在钓鱼。

“诺。”梁忠躬身应下。

梁忠这里得着差遣。卫谨那一边自然也有吩咐。

或者说皇帝从来不会信一人,皇帝只信治衡。

耳目一直一个声音管理,皇帝担忧耳目被蒙蔽。

在天家权柄庞大的利益面前,人心是不可靠的。

别人利益来考验人心,因为一定会出差子。

至少在宏武帝的眼中,这乃真相。

真相从来就是残酷,温情脉脉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表像,一种人为做出来的场景。

谁了,谁傻。

世事如棋,许多人在中间谋利益。白云苍狗,云云众生里,谁又不是为了碎银几两在奔波。

或者说在皇帝的默许下,一切想查察擦背后真相之人,这真的没有遇上刻意的为难。

于是燕王在自己的努力和岳父的帮

衬下_[,一切进展算着顺利。

宏武二十三年,季夏临,林钟月。蝉鸣暑热。

明明夏天的烈日照得人心浮燥,就是这等情况下,在看到真相后的燕王还是觉得浑身像被一大盆的冰水浇透。

燕王就差浑身被冻得颤抖。又或者被气得想骂人。

燕王心里只觉得外祖和舅舅蠢得如猪。不过,燕王更清楚这是侮辱猪。好歹猪还能让喂养人吃一吃肉,不会亏本。

燕王的外祖和舅舅呢,被人一忽悠就加急赶紧的上了贼船。

“这事情,唉。”燕王一声叹息。

此时在燕王对面坐着的是燕王妃。有些事情幕僚可能不知道,但是在燕王妃跟前,燕王还会讲一讲。

因为幕僚的利益,在燕王心里,可能对他这一个主子未必就一定是绝对的忠心耿耿。

“王爷,这里面莫不成有塌天的大祸?”燕王妃问道。

“揭开盖子,全凭君父心意,可贬可废。”燕王的答案一出口,燕王妃的脸色也变了。

“罪名如此之重。”燕王妃的目光里有担忧。

“王妃放心,本王心里有数。燕王府自然不会陷进别人挖的泥沼里面。”燕王心里有狠意。他在想,谁坑他?

这会儿燕王也不瞒燕王妃,他说了查出来的真相。

在宋太爷和宋舅爷的背后真有人串连。这些人查出来后,查到吴国谍子的身上。

但是这一个答案,燕王不信。吴国的谍子这么利害的话,这是不是太小看大夏朝廷的绣衣卫?

绣衣卫是大夏朝廷明面上的暗探。也是皇帝的耳目。

至于暗卫,那算得另一支。平时暗卫办差,这用的也是绣衣卫的名号做事。

只能说世人眼中,绣衣卫真的庞大,这一份庞大倒映出来的就是皇帝多疑雄猜。

“王爷您万事有数,我便不问,我相信王爷。”燕王妃不再追问什么,她一幅全信了燕王的模样。

事后怎么办?毕竟事情已经整出活来。

燕王的办法也简单。拿着证人证据,然后上报给君父。至少燕王府要清得干净。

一些似是而非,又好像指着东宫的证据,李茂眺一样呈上去。他要扮演的皇子王爷自然是一个孝顺儿子。一切全由君父截断。

瞒?

李茂眺不会这般做的。

这一回的事情里,他查出来的东西已经够多。再查下去没必要。或者说再查下去万一洗白了东宫怎么办?

京都皇城,泰和宫,御书房。

李恒看着燕王的奏本,他看了两回。仔细品读后,李恒得承认这一个儿子会揣摩了他的心意。

“卫谨,传燕王。”李恒吩咐一声。

“诺。”卫谨应下话。

皇帝想见一个人,对方当然会有空。燕王心底早盼着在君父跟前解释一下自己的不容易。

燕王在衙门里一直候着,他在等着君

()父的召见。一直等着卫谨这一边差人传了口谕。

燕王从衙门进了宫门,再进了泰和宫。

御书房内,李恒瞧着见礼问安的次子,他道:“平身。”

李茂眺谢恩,然后他起身。此时皇帝手中拿着次子的奏本,他问道:“人证物证,可是俱全?”

“俱全。”李茂眺恭敬的回话道。

“交给卫谨,让人来继续查。”李恒说道。

“全凭父皇吩咐。”李茂眺没有拒绝。

“卫谨。”李恒的目光落在贴身太监的身上。李恒说道:“挖出来幕后之人,还有那些老鼠,一个也别放过。朕想瞧瞧朝廷之内有多少的硕鼠。”

“诺。”卫谨躬身应下差遣。

对于宫里的太监而言,不怕替皇帝办事,就怕闲着没差遣。因为差遣就意味权柄。

天子的权柄分润一点点,也够下面的太监们狂欢一场。权柄啊,自古以来权利就是最动人的存在。

大殿之内,李恒的目光注意着次子,他问道:“你做此事,不后悔吗?”

“要知道你可是告发母家,告发兄长。”李恒的话有一点诛心。

“亲亲相隐,民间风俗。但儿臣乃皇子,天家之重,君父之重,犹在万万之上。”李茂眺态度恭敬的回话道。

“你忠心于君父,这很好,朕很满意。”李恒点点头。

“你外祖和舅舅,他们不过糊涂人。朕看在你的体面上也不与计较。至于太子……”话到这儿,李恒有一点沉默。

李恒不知道皇太子会如何选择,会不会跟李茂眺这一个二弟一样的选择。

前世今生,这背后谁在捣鬼,李恒当然已经让暗卫查清楚。

大夏要伐吴,大吴朝难道就想做冢中枯骨不成?

人家也要反击。扰闹朝纲就是一些人的小动作。至于能起效果,那自然也要大夏朝廷里有内应才成。

燕王能大义灭亲,把外祖和舅舅当了人证的一部分。就知道皇太子又如何选择?

皇太子是糊涂的瞒下去,还是查出来吴国的险恶用心后,又怕牵连自身而瞒下来?

糊涂的瞒,清楚的瞒,这里面的问题都挺严重。

一个说明皇太子有点傻,另一个说明皇太子的立场有问题。这两个答案都不是李恒想看到的东西。

因为皇太子乃国本,他居于储君之位就得有担当。

屁股想坐稳,立场就要对。

站的地方错了,有时候可能会越做越错。

李恒这一回夸了次子,然后让李茂眺退下。

东宫。

皇太子李茂鼎的身边有能人,东宫的麾下不可能全是庸才。当然这些人物想发挥才能还得看皇太子的上下限的能耐如何。

“殿下。”崔长史长躬到底,他说道:“此事关系重大,还望殿下早做决断。”

燕王的外祖和舅舅平安脱身,还回了京都。皇太子的外祖和舅舅那当然也一样平安地无

事。

燕王查出来的一部分真相后,赶紧把烫手的山芋呈报君父跟前,一切由君父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