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道了一句,“杨爱卿,可有何提议?”
杨清和:“回禀圣上,臣这几日与翰林院诸位官员商议了此事,阮亭倒是有个提议,不知可行不可行,还要圣上拿定主意。”
伴君如伴虎,没有一个臣子可以一直得皇上宠信。在他老去之前,总要培养出自己的势力与接班人,而新科进士之中,综合各方各面,阮亭就是他看重的人。
官场上独木难支,总要有人搭把手,李春言曾扶持过他,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杨清和在关键时刻,也推了阮亭一把。
“哦?”皇上有些意外。
阮亭是新科状元,即便皇上不插手朝堂上的事情,也很难不关注阮亭的表现。
他曾召见过阮亭一两次,无论是学识、奏对,还是看法和对策,从来不让皇上失望。
皇上离开龙椅,负手走下去,走到阮亭面前,“朕瞧你刚才一直未出声,你有何法子,说来让朕听一听?”
阮亭不慌不忙,拱了下手,“启禀圣上,微臣不才,这个法子并非微臣一人所想,是与杨大人以及诸位同僚一起商议的。”
“夏大学士忠君爱国,铮铮铁骨值得钦佩。然花名册上,京师全部的将士只有六万余人,其中还包括一部分老弱残兵和名号未消除的将士。若是除去这一部分,剩余的兵马不足五万人。
大晋兵马薄弱,加之数年不曾征战,将士训练懈怠,和凶猛强悍的蒙古骑兵对上,无异于以卵击石。怕是勤王的兵马还未到达京师,京师的人手便抵抗不住了。”
皇上面露失望,“那依你的意思,也是赞同高爱卿的提议?”
皇上一年也没听过几次政,但这不意味着他是个彻彻底底昏庸的君主。
他到底是一国之君,索延汗只是一个部落的首领,皇上更在意帝王的颜面,自是不同意高庐的提议。
阮亭微微一笑,不急不慢的道:“皇上,臣并非认同高首辅的提议。对索延汗主动求和,只能解一时之困,会更加助长他的气焰。微臣认为,解决困境的关键,在那封逼降书上。”
作者有话要说:给小可爱们说一下,抽了,明明已经更新了,后来去看,抽成了存稿,不是我要断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m1988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3章 只想和离的一百四十三天
“逼降书?” 皇上皱着眉, 他看过那封逼降书,没看出来有何不妥。
高庐和夏大学士等人也盯着阮亭,等着他的回答。
一个初出茅庐的郎君, 踏入官场不过一年时间,倒是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能有什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