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阮亭露出清浅的笑,“多谢大人。”

——————————

外敌长驱直入,不过几日功夫,索延汗已兵临京郊,抢夺田产。好在杨清和听从了阮亭的建议,顶着压力,抽调各部人手,提前给京郊百姓安排了住处,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索延汗狂妄自大,一顿烧杀抢占后,直接让队伍中的一位汉人,写了一封逼降书,送到皇上手里。

朝堂上商议地热火朝天,就连一贯待在西苑不理世事的皇上,也耐着性子坐在龙椅上。

皇上脸色憔悴,近来为着这件事寝食难安,“诸位大臣可有对策?”

高庐是当今首辅,他不出声,其他人怎敢抢着表态?

高庐早就定了主意,他的声音响起,“禀皇上,臣以为,索延汗目光短浅,唯利是图,他率兵攻打京师,倒也不是真的要占领京师。

他要抢东西,由着他去。派出几千将士,象征性的抵挡一番,来迷惑索延汗,待双方交战几日,再准备些白银、丝绸和茶叶送过去。他得了好处,自是不会攻入京师。而大晋也无太多损失,维持大晋的稳健,远比一时的输赢和傲骨要重要许多。”

这话一出,引起满朝哗然。

打不打得过是一回事,可还没开打呢,堂堂一朝的首辅,竟然主张求饶议和,事情传出去,大晋朝的国威何在?满朝文武百官的颜面何存?

文人多有傲骨,一位周大学士当即反驳,“依照高首辅的意思,倒不如直接打开城门,把金银珠宝拱手送上,岂不更省功夫?蒙古与大晋交恶非一朝一夕,蒙古数次进犯大晋,夺我大晋国土,伤我大晋子民。高祖皇帝还曾御驾亲征,却被蒙古连番羞辱。”

“这些仇恨与耻辱,想来高首辅也知道。你乃文武百官之首领,竟然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怕是三岁稚童听了,都要笑掉大牙。此战必然不可退让,一定要真刀真枪的打上一回,否则,索延汗只会越发的肆无忌惮。”

高庐面露不满,反唇以讥,“那么依照夏学士的意思,是要让几万将士白白送死,这样才显得可歌可泣?”

“我不是这个意思,先拖着索延汗,等各地勤王的兵马赶到京师,一切便迎刃而解。”

高庐嗤之以鼻,“拖着索延汗?满京师只有那几万兵马,你说的容易!”

一时间,朝堂上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奉承着高庐,另一部分文官与清流无法接受不战而降的主张。

皇帝作壁上观,听着下面的议论,瞬间脑袋都大了,若非事情紧急,他还真不想离开西苑。

他揉着眉心,“云深,云显,你们怎么看?”

大皇子裴云深思忖了片刻,最终还是道:“父皇,儿臣以为此战要打,儿臣愿领兵与索延汗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