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连水渠都没有,别说水渠了,连小溪都没有,在这里开荒不是徒用功吗?
懵圈归懵圈,在宰父的命令下,懵圈的燕军战俘开始在这片荒地拔草松土。
不止是燕军战俘懵圈,在远处开荒的老百姓看到这一幕,也是懵逼。
跑这里开荒?
四世皇帝的脑子是一下子阴一下子昏吗?
百姓很疑惑,但也不敢问,于是干脆不管这事,专心挥锄,给自己多挣一亩田才是王道。
他们哪里知道,四世皇帝手里有一种可以无视环境的神奇杂交稻种,不需要水源也能长出庄稼,所以才会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开垦荒田。
就在宰父带着战俘开垦荒田之时,江无琊也开始着手开办钱庄、粮庄、盐庄。
开庄的前提是有铺子,铺子倒不用买,城中很多大铺子原先都是当地贵族的财产,秦军屠光贵族之后,这些铺子自然落入大秦朝廷手中。
铺子有了,现在就差人手。
人手是最棘手的,需要认字的人管理店铺,而在这茫茫辽东郡,却很难找到一个会认字的人。
不过好在秦军将士都是会认字写字的,于是江无琊从军中抽取了四百名秦军将士,辽阳城留一百,剩余三百分别派往石县、龚平县、山阳县,按照江无琊的吩咐在当地开办钱庄、粮庄、盐庄。
现在不急着营业,只需要把架子搭起来就行。
粮食和粗盐也顺便让他们带去当地,备好启动资源,待钱币正式发行,各地的钱庄、粮庄、盐庄便正式开业!
江无琊不仅忙着开办钱庄,粮庄,盐庄的事,也忙着按户分配耕牛,还有寻找百姓代养朝廷的牲畜。
就这样,大秦朝廷有条不絮的对辽东郡展开治理,计划一步步开展,一切都显的井井有条,生机也不断呈现在辽东郡百姓眼中。
也就在大秦朝廷忙着治理辽东之时,远在广阳郡蓟都的燕国庙堂已经乱成热锅上的蚂蚁!
燕国、广阳郡、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