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夏左右看了看,这才问:“听杨曦说,杨爷爷也在家的啊。”
“下地干活去了。”杨奶奶说。
话刚落音,一阵咳嗽声传来了。
闻夏转头看去,就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了进来,老人看上去精瘦,精神也有些萎靡的样子,不过据书中记录老人很快就会因为小病引起各种问题出来,此时她平静地看着老人。
“爷爷。”杨曦唤一声。
杨爷爷抬头看过来,说:“这就你说的同学和同学姐姐。”
“是啊。”杨曦开心地说:“他们特意来看我的。”
“好好好。”杨爷爷笑着说。
看上去是个很和蔼的老人,闻夏和杨爷爷打声招呼之后,便问:“杨爷爷这是怎么了?生病了吗?”
“没事儿,就是受凉了,过几天就好了。”杨爷爷说。
乡下人总是会这样说,有的小病是可以熬过去,有的小病则是熬成大病。
“什么过几天就好了,这都五六天了,越来越严重了。”杨奶奶不满地说:“让去买药也不买。”
闻夏知道杨家家境不好,杨爷爷肯定是不想花钱,她笑着说:“杨奶奶,杨爷爷,其实也不用买药,我这儿正好有药。”
杨爷爷二人看向闻夏。
闻夏笑着说:“我在首都大学的时候,和杨爷爷一样,嗓子疼,咳嗽,头发蒙,几天之后还发烧了,正好我有同学是学医的,她就给我开了药,我吃了两天就好了。”
“对对对,闻夏是首都大学的,同学都是大本事的。”杨奶奶接过话说。
闻夏继续说:“正好我的药没有吃完,要不给杨爷爷吃吧。”
乡下人不像城里人那么金贵,讲究什么药不能乱吃的,他们基本上有药吃,就觉得可以治病,何况闻夏还是首都大学的学生,杨爷爷杨奶奶立刻就信服了,不过杨爷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怎么好意思?多少钱,我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