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遐稳言,略略愣了一下,旋即就问:“此言甚大,刘曜必不允也。”
裴该笑着说他当然不会答应,但他写来的信,难道我就会答应吗?晋戎之间,难道还有谈判、妥协的可能性吗?“卿言辞峻厉一些,若能激得刘曜急来攻城,算卿大功。”
从前城防工事不完,就怕刘曜着急南下,如今工程已浚,裴该反倒担心刘曜见了害怕,不敢遽来攻城了。倘若刘曜被迫转为长期围困之策,那就比较麻烦啦,虽说如今南下的水路还没被堵死,粮道尚且通畅,但问题直到秋收之前,无论徐州还是祖逖的司州,估计都拿不出多少接济来了。裴该此前全靠着足食才能养育强兵,但负作用就是,把口粮的基数和质量提上去容易,想要减下去就难了……
习惯饱餐的士卒,一旦粮秣不足,且见不到在短期内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士气和战斗力陡降且不必提,说不定还会哗变咧!真当是人民子弟兵,即便饿着肚子照样能拼死冲杀啊?裴该所灌输的民族主义理念又不是万能的,终究当不了饭吃哪。
而且天候无常,万一今秋司州歉收,祖逖供应不上来,而徐方远在数千里之外,就算有余粮,十石运到冯翊估计都剩不下一石了……裴该还真是不敢去撞这个大运,冒这个风险。
胡军粮秣虽然也不充裕,但具体有多少,够吃多久,裴该同样心中无底。万一他们勒紧裤腰带,偏就能比我城中多吃个三五天呢?到时候该怎么办?
所以啊,刘永明你别慎着了,赶紧的来攻城吧。一旦我能倚靠城壁,给你造成重大杀伤,你气沮之兵,不靠加赏财帛、粮食,别想着能熬多久;而我城内士气将更旺盛,等闲少吃几顿也不碍事——因为士卒们能够瞧见胜利的希望啊。
回书同样用箭射至城外,刘曜见了,果然勃然大怒——游遐的笔头确实来得,即便骈四俪六,照样能从中窥见浓厚的轻蔑色彩,刘曜又不是石勒那种文盲,岂能看不懂呢?所以他也不等五天了,当即传令给伊余,说我明天就要攻城,还以将军你为先锋吧。
谁成想伊余直截了当地回复道:老子不去!
——————————
虚除伊余若是徒恃勇猛,完全没脑子,估计他爹权渠也不敢将数万大军都交到儿子手上。此前在大荔城前小受挫折,纯粹是因为他对于城防工事的认识太过浅薄所致。要说他们所游牧的故汉上郡区域内,也有不少城池的遗址,氐、羌因之,作为防御工事,但无论规模还是完整性都没法跟大荔城相比啊。在伊余过往的认识里,所谓城池不过就是个大点儿的土围子罢了,只要我冲破了门,爬上了墙,这仗便可轻松取胜。
直到在城前受挫,他才明白何所谓城,为什么中国人靠着星罗棋布的城邑,就可以控扼偌大的地盘。确如刘曜所料,伊余提出处斩宋始,一是为了保全自身的脸面——我不是傻啊,也不是不能打,只是对于你们中国的城不熟而已——二则纯粹是迁怒。
之所以第二天不肯跟着刘曜来看城防,也不是伊余鸵鸟个性,既然不明白就干脆糊涂到底,仅仅因为他没脸再在胡汉军将前露面罢了。事实上刘曜前脚奔了城东,伊余换穿小卒衣衫,假装游骑,后脚也奔了城西了。这一路上他瞧什么都新鲜,城壁外不但多一重矮垣(羊马墙),城壕上还架着木板(吊桥),而且这木板竟能轻松悬起来咧!
虽然没有明白人解说,伊余靠着自己多年行军作战的经验,仔细琢磨,对于各种城防工事的用途也能够猜个不离十了。在头脑中模拟了一番攻守战的经过后,伊余当即后背涔涔汗出——我靠这玩意儿该怎么打?纯粹只能靠尸体去填啊!
所以刘曜好言好语,再诱惑他为先锋,去攻大荔,伊余当即一口回绝——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