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存那么长时间,确实很了不起,但时间越长,进行现代化改造就越难,每年还有那么大的养护成本。
明理离家之前不知道吐槽过多少次。
国际上的文物保存那么多案例,照抄不会吗?
留下一批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建筑和东西“供”起来,其他的该翻新翻新,该推倒重来推倒重来。
怎么住更舒服心里没点逼数吗?就搁这硬炫耀历史悠久。
加茂宪纪现在就行走在这样的宅邸之中。
按说生于斯长于斯,早该习惯老家的环境,以前也没觉得哪里不对,但随着就读寄宿制的高专后,加茂宪纪确实感觉到了在家里的诸多不便。
比如走在木制的廊道上很容易发出声响,运气不好踩到有蚁虫蛀蚀过的地方还会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确实,加茂家应该改一改了。
少当家的心中不由自主地冒出这样的念头,不过很快又掐灭。
因为书房到了。
那是家主办公之所,也是平时待得最多的地方。
少当家平时没少出入这里,只是今日,他没有如往常那般自然而然地敲门,而是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定了定神。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孩子的成长与成熟都是从模仿身边的人开始,加茂宪纪学的最多的就是父亲,老成、稳重、喜怒不形于色、抢占话语权等等,今次要在他面前玩花样,难免有些紧张。
还没等他调整好心态,屋内便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是宪纪吧,进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