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中国第二大发现是西晋初年《汲冢竹书》的发现。当时在魏襄王墓中得竹简数十车,晋武帝命苟毛勖编辑为《中经》,因为《中经》是在汲郡墓冢中挖掘出的,历史上称之为《汲冢竹书》。汲冢竹书除了《周易》之外,还有辞典类的《事名》,神话小说《穆天子传》等等。

中国四大发现第三是188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发现把我国的文字历史提早了几百年,对商朝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原先中国的第四大发现同样是敦煌藏经的发现,不过这一段耻辱的历史此刻已经被王圆箓藏经毫无争议的取代了,而且在史料补充方面更加详尽,更加具体。

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领导和社科院院士肯定了王圆箓道长在保护敦煌藏经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并追封了授予了王圆箓一大堆的名头。

随着王圆箓藏经的问世,国内掀起了经久不衰的敦煌热,各种声音充满了各大媒体,但是主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国家荣誉这个话题展开的,而敦煌旅游也成了一条最热门的旅游线路,这个意外收获令蒋书记等敦煌领导喜出望外,迅速调整了敦煌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更加向旅游经济侧重,准备抓住这个热点把敦煌市的旅游经济做大做强。

这批珍贵的敦煌文献还没有整理完,就已经有不少的国家级博物馆研究所盯上了这批珍贵的敦煌文物,首当其冲的就是稳居国内博物馆老大地位的故宫博物院。

而此刻的始作俑者唐豆童鞋却放下了一桩心事,跟杨灯一起优哉游哉的东游西逛,唐豆童鞋这才算是认真开启了他的博物馆考察之旅。

对于“分赃”的事,唐豆童鞋自然没有参与的资格,但是他一点都不后悔,唐豆认为王圆箓藏经本来就应该是国家宝藏,就算他的博物馆现在已经成立了,以他私人博物馆的身份,也是没有资格在这一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的。

虽然从理论上讲王圆箓藏经他有绝对的处置权,可是他觉得这些藏经还是应该交给国家来处理,也唯有这样才对得起王圆箓当初将这批珍贵文物隐藏下来的良苦用心。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放下了这桩心事,唐豆明显的轻松了许多,说笑也多了起来。

敏锐的杨灯自然发现了唐豆这个细微的变化,她现在几乎已经可以肯定,唐豆的敦煌之行为的就是令王圆箓藏经出世,可是这一条条线却无论如何也连接不起来。

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这件事儿都说不通。

尤其是枪击案和觉明道长跟豆子称呼“上仙”的事情。

也许觉明道长跟豆子称呼上仙还可以用认错了人来解释,可是为什么那两个盗贼也说是神仙向他们开枪射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