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正式的台词。
铿锵有力,语调加快顿挫,口音里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英腔——佩吉·卡特是英籍,瑞亚带着观众进入了角色。
开场短短两分钟的转换,就将主线剧情从“美国队长”拉扯进“佩吉·卡特”的个人故事。
机敏的影评人已经隐隐预感到,这部重演历史的电影基调不仅一点也不复古,反而营造出了相当现代式的快节奏,甚至有些超前。
这种明快的电影叙事速度和悲剧内核对比,融合进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拍摄,将银幕前的观众快速地拉进了叙事。
他们配合得太好了!
这才仅仅过去多久,却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交代,一点也不浪费镜头,所有的情绪流动都无比克制,却也格外动人。
电影里的人物继续对话。
“嗯嗯。”战略军团的局长杜里不耐烦地敷衍着,伸手示意:“你至少应该在进来的时候给我带一杯咖啡吧?”
“佩吉”的脸色不变:“我建议少喝咖啡,你的心脏不太好,手腕都稳不住……”
这打断了对方的耀武扬威,将指咖啡机的动作一改,粗鲁地拿起那些不知道递上来多少次的资料。
“行了,你要是真为我好,就少做这些傻事。”他匆匆翻开,“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不能享受安全。”
“我是为了解决危险训练出来的,先生。”“佩吉”说:“我在战场上不会退缩,在战场下更不会,我的枪杀过无数……”
“但战争已经结束了。”杜里终止她的介绍。
“不用再向我吹嘘你自己。我知道你的资料。
佩吉·卡特,出生伦敦,父亲死后跟着寄养家庭移民美国,接受训练,进入军队后短短三年时间就升到了样军校,各项成绩第一,尤其擅□□击,这也是为什么你会被调到前线,并且加入重要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