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自己用的装上主动式有源相控阵雷达。虽然说可能会泄露我们的技术水平,但是不会造成技术泄密。枭龙战机属于巴基斯坦方面投资,我们进行研究设计,这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后面面临的肯定外销。只有生产的数量越多,我们的研发成本才能摊薄越多。如果没有压倒性的优势,我们如何去跟美国以及俄罗斯的三代战机竞争?”刘一九也知道,有时候,要想获得市场,就必须得付出。
当年歼十一在仿制成功之后,国内都没有装备,进行了大规模的出口,使得巴基斯坦,伊朗以及阿根廷都是有了一部分的飞机制造组装能力。
当年看起来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但是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
他们对于中国的歼十有着莫大的兴趣,尤其是在了解到歼十与歼十一很多的技术零件都是通用的之后,更有着想法。
“我们不能老是想着固有的市场份额,我们需要扩大我们的军品外贸订单。老是巴基斯坦,伊朗,阿根廷这些国家,我们能够获得多少的订单?世界上,没有能力自己制造战斗机的国家很多。”刘一九在知道对枭龙有意向的国家依然还是原来的那几个之后,不由有些无语。
这些国家一直都是从中国在进行采购,装备的数量也是不少,经济发展程度也不怎么样,哪里能够指望他们买多少?
巴基斯坦这个国家跟不少的中东国家关系不多,完全可以利用他们来推广枭龙。
美国的f-16装备了26个国家和地区,一共生产了超过4500架的数量,可以想象一下他们的研发成本被摊薄到了多少。3000万美元一架,依然有着无数的国家想要买。
俄罗斯的战斗机比美国的便宜,性能也要差了不少。但是他们的战斗机,研发成本基本上都是为零,毕竟出售的都是原来苏联设计出来的东西。
中国不同,市场小,能够出售的对象都被美国以及俄罗斯给抢走了,研发成本即使再低,生产数量太少,单架战斗机所分担的研究经费也是非常高的。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成本过高,技术性能不好。
“把先进一些的技术用到这上面,对于我们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刘主任,咱们这上面可是有着不少歼十的技术,发动机同样也是采用的涡扇十,其他的航电系统也有很多的想同……”杨伟提醒着刘一九。
他根本就不知道,在另外一个时空,他负责设计的枭龙,一直都是想尽千方百计要提高战机的性能水平。
在这个时空,他则是主动提出要限制枭龙的性能水平。
“这些都是八十年代的技术,国外同样已经落后了。我们应该对这些技术进行升级,从而保持领先。我们保持技术领先,不应该指望着靠保密来,而是应该更快地发展……”刘一九提醒着众人。
国家在先进军事装备方面出口的并不多,限制着大家的思维。
刘一九从后世而来,自然知道如何才能保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