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反应过来,刘一九这是在偷换概念。
“我并不觉得这个项目跟未来的制天权没有什么关系。”刘一九叹了一口气,不是每个人都跟他一样,有着未来上百年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
再睿智的人,都可能会迷茫。
“我们需要的是灵活快速进入亚轨道空间的手段,甚至在亚轨道空间之外进行战争的能力。可以说,双三项目,只是一个基础。只有解决了三万米高空,3马赫速度,我们才有可能向着四万米高空甚至更高的高度发起挑战;向着4马赫甚至6马赫的速度发起挑战……”这确实是一个基础项目,刘一九之前就说过。
负责这个项目的冯伦则是一脸忧愁,“材料,动力系统,整体气动布局设计等方面,都是困难重重……”
不是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而是项目这么多年的发展,一直都是如此。
限制他们向更高,更快,更远发起调整的,是整体技术水平。
“材料方面,我们有了解决方案,至于动力系统,同样也是有着解决方案。这两种最难解决的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设计方面了。”刘一九看着冯伦,这里本来是不打算说一些东西的,毕竟人太多,容易泄露了。
不是刘一九不相信这里人员的觉悟,就怕有时候他们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一些本来处于保密状态中的技术以及材料,从而让更多人知道,最后造成泄密。
“材料解决了?动力系统也解决了?”冯伦清楚地知道,九院手中有着石墨烯这种逆天的材料,刘一九说解决,肯定就是解决了工业化的生产。
动力系统解决,他还真的有些弄不明白,他们自己可是在研究相关的动力系统设计。
“是的,材料方面,你应该清楚,至于动力系统,我们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实验已经取得关键的突破……”刘一九并没有在这上面做过多的解释。
超燃冲压发动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超级难度技术项目。
最开始本来考虑到使用到航天领域里面,火箭在进入到外太空之后,由于没有氧气,就必须在内部携带氧气,这样一来,就造成火箭发射重量有一半需要用来携带液氧或者其他的氧化剂来保证燃烧。而冲压发动机项目,则是不需要携带氧化剂,飞行器的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吸取氧气,这样就使得航天器的重量大大减轻,同样,也意味着,消耗同等数量的推进剂,冲压发动机能够产生数倍的推力。
苏联,美国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苏联人甚至在他们的导弹上面运用了这种发动机。日炙,这种让美国人睡不着的反舰导弹,就是有着这种发动机的技术,能够产生比寻常导弹更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