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9页

赵敏的变化,管理委员会应该比刘一九更加清楚。

“刘主任,您在这里?”刘一九一边思索着关于基因工程的事情,一边在基地里面溜达着,被一个一脸兴奋的中年眼镜给拦着了。

“廖晨辉?什么事情这么高兴?难道你们把那东西解开了?”对于眼前这个中年眼镜,刘一九可是非常熟悉的。

这是一个技术宅,还是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宅,中科大改革开放之后第一届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不是少年班的学员。

在进入到九院之后,就跟着曹之江学习计算机方面的东西,后来刘一九亲自把他调入了一个秘密研究部门,那个部门,不是地下的那些项目,也不是九院的项目。

而是研究刘一九当初去瑞士带回来的刘素知给他留下的u盘里面的东西。

九院的计算机突破如此快速,也是跟这个工程有着关系,知道内情的人,都是希望能够获得这里面的东西,刘素知在瑞士联合银行里面用了一层又一层的保险箱,最终只剩下这样几个u盘,里面东西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619工程,是刘素知一手建立起来的,老头子如此慎重,不可能只是在u盘里面留下一些小电影什么的东西。

至少,也是跟这工程有着关系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一些在当年的水平下无法实现的一些技术,所以才有了大巴山九院的出现。

廖晨辉带着一个团队,主要就是研究这些u盘,或者说,研究如何打开这些u盘,看到里面的资料。

常规的b接口,但是里面的存储空间却大的让人无法想象。

这么多年,九院的计算机技术,甚至已经超过了刘一九原本那个世界2000年左右的技术。

超越了这个世界差不多7年。

计算机技术,7年的时间,这是好几代,而不是一点点,依然无法打开u盘,看到里面的内容。

等到计算机硬件软件能够支撑看到u盘里面的内容之后,依然没有看到,里面的东西被层层地隐藏了起来。

要么就是空白,要么就是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