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劲一处使,在这样的时候,不要去计较生产过程中因为多次转运而产生的物流成本。我们需要在半年内让生产线完成,并且进行调试。国外的汽车制造商,给我们留下的时间并不多。”刘一九的话对于这些人,还是比较管用的。
九院下属的精密机械制造厂,人家把自己的业务先放在一边,帮他们生产一些高精度的设备零件,他们还能说别的什么?
池田浩二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管理者会突然要求他们加快力度,并且调动这样多的单位来配合。
“刘主任,现在中国政府实施汽车战略,可以看到,将会有很多的汽车厂成立,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接这些汽车产业的生产线?”池田浩二担心的是刘一九会为了阻止别的汽车厂跟他们的形成竞争,拒绝他们去承接别的汽车厂的生产订单。
作为一名日本人,企业的发展,在他眼中是最为重要的。
经常跟中国的官员打交道,知道他们有时候为了某个目标会放弃非常庞大的利益,根本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
或者说,不符合利益至上的原则更加合适。
“接,为什么不接?只要能够拿下的业务,完全可以有多少接多少。同时,还必须得保证提供我们最高的技术水平!”刘一九毫不犹豫地说道。
汽车制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工艺装备的发展,国内在这上面,并没有什么太有力的竞争。
当初收购池田浩二他们的海可姆公司,就是看重这家公司在焊接以及涂装工艺装备上面的设计生产能力。
表面上看,这家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汽车工艺装备制造企业是中日合资,实际上完全就是由中国控股,一直以来,都是在发展中国国内的产业,日本的海可姆,则是发展彻底陷入了停滞。
“这样一来,汽车厂的竞争对手就会拥有跟咱们汽车厂同样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技术,不利于咱们自己汽车厂的发展以及市场扩张。”池田浩二提醒着刘一九。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担心在以后刘一九找他麻烦。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刘一九的身份,可是中国军方的人员。
原本他们不知道,但是在接触多了之后,则是明白了他们究竟是在跟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