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里面的这些人,虽然这十多年来经费从来没有缺乏过,但是在刘一九主持工作之前,那个经费多匮乏,他们都是经历过的。
过惯了苦日子,即使在富足的时候,也得考虑着没钱的时候怎么办。
“小刘主任,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是明白的,问题是我们手中耗钱的项目实在是太多了。”徐志辉苦笑着说道。“项目有哪些,您应该比我更加清楚。而且,很多的项目,需要的经费,都是越来越庞大。运二十即将投产,同时还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歼十的改进跟生产同时在进行,并且隐形战机项目已经开始启动了,随着项目进展,速度也会越来越快,需要的经费……还有,海军装备方面……雷达方面,材料技术的研究,这一切都是需要庞大的资金来支撑,很多的配套项目都是需要我们自己投钱搞……”
作为九院的大管家,兜里面的钱再多,都没有让徐志辉有着安全感。
整个世界上,估计都找不出来几个人能够比刘一九更会花钱了。
“我们手中不是还有着三百亿美元?至少,坚持五年没有问题吧?”刘一九最怕的就是徐志辉说项目太多的问题。
九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变得极其庞大了。
仅仅是整个大巴山基地里面,科研人员,技术工人连同家属,都已经超过了五万,更加不要算外面的。
即使把九院那些普通的产业迁移出去,这里面的人数也不会低于三万!
绝大部分都是研究人员。
项目,实在是太多了。
这些项目,不仅仅意味着国家技术的突破,更意味着需要花费多少的经费。
“三百亿美元,根本没有可能用五年。我们还在不停地对汽车制造产业以及计算机制造产业进行投资……一旦没有了太多的利润,我们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民品事业部的反哺……”
“如果再给你四百亿美元呢?”刘一九舔了舔嘴唇,只能把这事情给说出来了。
本身是要告诉徐志辉,他是管钱的嘛,当着这么多人说这个,完全是为了让其他人知道,九院根本就不差钱。
在香港那边的投资公司,并不受国内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