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8页

其他方面研究激光,主要就是利用光学原理,把能量通过多组镜片不断地汇集起来,最终在出口的时候这些能量形成一道光束发射出去。

对于瞬间能量要求很高。

九院方面没有这样干,而是采用了如同蓄电池那样的方式,在发射之前不停地向着激光发射装置里面进行蓄能,在发射装置里面的能量达到想要的能量程度的时候,瞬间发射出去。

这一点,完全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先进,独特的技术,自然也就有着更多的困难。

这对于瞬间能量要求低了很多,但是对于储能的载体材料以及装置要求就搞高了更多。

“我们利用石墨烯的优越传导性,以及超高的抗高温能力,形成一个单向的能量传递电路,后面的能量不断地通过电路不断地在前面聚集,没有回路,就无法再向后面运动。随着能量的增多,这就造成了前面蓄能部分的温度不断地增高,而在外面,如果没有诱导,能量根本就发射不出去……”王琪把整个模型打开,形成了一个直观的模型剖面结构。

激光发射器最后面,是利用电线从能量输出装置上面不断地向内部输送电力,而在接收能量的部分,就有着一套复杂的装置,一层一层地向着前面汇集能量。中间则是利用石墨烯制成的单向电路。到了最后的位置,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蓄能装置……

整个模型,是一个多重圆柱体结构,后面大,前面小,看起来就像是一门炮,只不过,这炮的炮管,不是笔直的,而是从后面到前面不断地减小。

跟世界各国利用镜面在出口的地方采用不同的角度阵列镜片,然后把光给折射出去,汇成一束光,越到后面光束越细,过了最终设定的那个点之后,光束会再次分散开去,能量将会被分散完全是不同的……

“问题就出现在这个地方,虽然我们能够把蓄能装置的能量利用石墨烯制成的镜片瞬间汇聚起来,到前面形成一个更小的光束,但是这些光束在最边缘的时候,没有诱导,根本就不出去……”王琪指着出口的位置,那里就是一个蓄能装置,“之前我们试验过好几次,都是在这个位置,汇聚的能量出不去,最终因为能量强度增加,超过了材料承受极限,烧毁……”

众多的电能汇集,倒是没有产生严重的爆炸。

这也是在试验过程中,都是按照比例,把装置跟能量都是缩小了的。

“在实验的时候,注意能量的输出,要不然,发生爆炸就麻烦了。”刘一九皱着眉头说道。

要想搞出来,并不是这样容易的。

当初他们搞的那种激光炮,很多的材料都是从月球上搞出来,甚至是在太空中小规模地制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