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这方面,不仅仅是需要勤奋,更需要的是天赋。
“钼基芯片,不是开发出来了?”刘一九问着巴利国。
如果不是了解到钼基芯片已经开发出来,刘一九也不会现在就开始提出要整合九院所有的涉及到自动化,智能化的项目,搞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只是一个泛指而已。
搞人形机器人,最近二十年基本上没有指望。
“确实是,也正是因为钼基芯片的成功,才让我们的处理器突破到了256位。不过这种制备起来非常困难,成本太高,体积也是有些大了。这个用于超级计算机还行,但是微型的系统会因为体积跟重量而对产品的设计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钼基芯片的原材料本来就是稀有金属……”
钼的储量,国内确实非常大,但是只是相对于整个世界的储量的。这是一种比钨还要稀少的金属重材料。
电子在钼材料的传递速度远比在硅晶体内传递更快,这一点是已经得到了九院研究的证实。
同时,钼这种材料,本来就是各国大量使用,尤其是特种钢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钢材的质量性能,军工工业领域中很多的材料都是需要加入这种元素材料。用于航空航天的高温合金,更是无法少了这种。
当然,用得更多的,则是加工领域里面,各种刀具材料,都是少不了钼。甚至,用于二维异形件加工的线切割说使用的电极,都是纯钼丝。
这种材料跟钨一样,也是九院中研究时间最长,使用最为广泛的,就连医疗领域同样也是少不了。
“这么说来,这种投入到使用阶段依然很困难?”刘一九皱起了眉头。
无法实用,研究出来了并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
“确实是这样,目前正在进行实用方向的发展研究。即使取得了突破,我觉得,这种也不能够向民用市场领域开放。”巴利国严肃地对着刘一九说道。
其他人有些不了解。
在硅基芯片领域,国内的制备工艺跟国外还是有着差距,技术虽然超越国外,但是却无法进入使用阶段,就连32位的芯片制备工业也是花了这么多年才搞出来,目前才开始在成都建厂准备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