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尽力了,要想让电磁炸弹达到用于军事战争的目标,现在还有着不断的路需要走。主要就是我们研究的电磁炸弹作用距离太短,目前最大的能力,也不过才在二十米的范围内。除非遇到敌人大规模集结地,采用轰炸机进行密集投放才行。要不然就是用导弹攻击敌人的发电厂什么的……”作为电磁武器方面的专家,也是九院管理委员会成员之一的池田介绍了目前的困境,“毕竟当年我们研究的特斯拉线圈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电磁炮等武器。”
池田的名字听起来有些像日本人,不过他没有丝毫日本人的血统,原本也是在美国的留学生,还是麻省理工的尖子,跟着刘素知回国来的。
他在九院管理委员会中属于最为不起眼的那种人。
地下基地项目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这样。
而在外面,他仅仅只是某个区域的电工负责人。
“除非,我们直接搞核电磁脉冲弹。这样就能够解决眼前的所有问题!”池田舔了舔嘴唇。
不过刘一九坚定地摇了摇头。
一边的王顺义也是苦笑,“老池,咱们研究的这些武器,是要投放到战场上面的。世界上因为核武器的问题冲突搞了这么多年,苏联跟美国都在谈判限制核扩散。”
核爆产生的γ射线和x射线以光速由爆点向四周辐射,与空气中的氧和氟原子撞击产生电子,形成强大的电磁场,也就是电磁脉冲。而电磁脉冲在扩散的过程中,会在一瞬间发出最强的能量,并以光速扩散,因此在其影响范围内任何未加保护的电子设备,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电磁脉冲能量,将很快达到熔点。
这样就能够让电磁脉冲作用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因为损坏而失灵,从而达到瘫痪敌军指挥系统,先进军事装备的目的。
核电磁脉冲弹也是属于核武器的一种,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因素制约。
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以及目前的中国,都在寻求一种非核高能的电磁脉冲武器,以便能够用于常规战争。
这种武器跟别的武器不同,具有强大的破坏敌设施的能力,却没有明显的附带毁伤和人员伤亡,也不用担心国际上舆论指责。
世界上各国研究的电磁脉冲弹,都是以非核电磁脉冲弹为主的。
九院自然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研究这个。
“非核电磁脉冲弹的结构虽然不复杂,但是碍于用于扩大电磁的磁通压缩器的材料的限制,功率太小了。短时间内要想获得更大范围的作用距离,估计没有太大的可能。”池田并没有坚持。“不过,根据我们这么多年来对特斯拉线圈的研究,我们可以对线圈进行改进,利用固定的能量供应,把能量发生器改变成为短波发生器,瞬间释放,以达到摧毁敌人袭来的任何携带有电子设备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