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整个基地的主任,一切问题都是考虑到,把众多的压力主动担负到自己的肩膀上,却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技术人员的担忧。
面对这样的说法,刘一九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大飞机跟别的项目不同,即使每年需要非常庞大的经费,我们别的一些不重要的项目放弃,大飞机的研制以及改进工作,都是不能停止的。目前国家可能不需要大飞机,但是未来,绝对会需要的。不管是苏联还是美国,都是拥有非常庞大的空中运输力量的。否则,一旦发生战争,我们的后勤补给什么的跟不上,最终依然只能如同朝鲜战争那样,用人命去填……”
在一边的邱岳听到这些话,嘴角不由直抽动,听着这两人的对话,他总觉得刘一九跟708所的技术人员以及大飞机厂的高官们在这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
明显是当着自己在说这些话给自己听的嘛!
可是自己即使没有退休,也管不到这方面的事情不是?
国家大事情,并不是谁一个人说了能够管用的。
“我说两位,不至于吧?不是说了运二十如果研制成功,订单不会少么?这跟运十不同,如果运十的性能再先进一些,运输量再大一些,不是窄体,军方倒是能够订购一批……”邱岳有些听不下去了。
再说下去,估计自己都不好意思继续呆在这里呢。
“再说了,国防部是否会采购我不敢保证,至少,蓝军装备的数量不会少吧?仅仅是进行运输,都得不少的数量。还有预警机,这个玩意儿虽然数量不大,哪怕只有一架进行服役,也得至少三架才行,一架战备值班,一架备用,还得有战略储备什么的……”
预警机跟别的飞机不同,一旦三天,基本上就得保持在天上呆着。
特别是监视某个方向的时候。
“你们自己都说了,还有民用航空的嘛……”
“民用就不说了,目前运十到现在为止,都是一架订单都没有。别的国家嫌弃我们不说,我们自己的国家都嫌弃呢……”马凤山一说到这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运十之前为什么下马,他们都是非常清楚。
经费是一方面,但是在运十下马之后,民航总局转而跟美国麦道公司进行接触沟通,谈判关于在中国合作生产麦道飞机的事情,这就让他们非常不满意了。
如果把订单给运十团队,他们就能够靠着项目本身的经费来支撑项目继续运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