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页

面对刘一九这样的询问,王顺义很是有信心地告诉他,“不用担心这些问题,咱们国内的这些专家们解决这些问题时候的办法还是有的。而且现在曹之江他们在试制散热性能更好的钼基芯片,如果成功,即使内部产生高温无法散热,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钼基芯片上面。钼基芯片咱们已经研究了好几年的时间呢!”刘一九没有想到,基地里面的这些技术人员现在已经开始了什么都用更好的那种设计思路。

这是他以前希望看到的。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却觉得,貌似这样下去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当然,那只是备用计划之一,放心吧,不会因为雷达散热问题而影响整个导弹的进程,只要靶机那边准备好就行了……”杜仲坤对着刘一九保证着。

然而,他们的保证,却并没有让刘一九放心。

见到刘一九来了,任新民等人也向刘一九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希望能够有散热性能更好的方式来解决雷达系统因为大量数据计算时候产生的高温。

“怎么用的16位的芯片?”当知道芯片是采用的16位而不是32位的时候,刘一九皱着眉头问着杜仲坤。

这些家伙是不是有些太自私了?

32位的芯片处理速度比16快的并不仅仅只是一倍,而是更多。

同样的计算量,32位芯片处理速度肯定更快,而且不会如同16位芯片那样在全功率处理数据能力开启的时候散发更多的能量。

“你们有性能更好的芯片?”任新民当即就诧异了。

然后眼神复杂地看着王顺义以及杜仲坤。

“这个成本太高了。一枚空对空导弹,本来就是一次性消耗品,我们必须从每一个地方来降低成本,根据我们的分析,16位处理芯片已经足够……”

杜仲坤的解释被刘一九给打断了。

他实在是有些弄不明白,对于航天最顶级的技术人员去保密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