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问题很可能已经找到了根源,但是对于刘一九来说,确实有着很大的打击。
一开始,他就处心积虑地想要弄到f-14,因为这款战机对于太多人来说属于经典。
不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就能够卖到8000万美元的价格,而是这种战机本来就是划时代的产品。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三代战机,同时,也是最为先进的三代战机,却因为美国政府的原因,最终仅仅只是以维护保养的成本太高而退役。
美国政府从来都不怕军队烧钱,一直都是养着这个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航母舰队以及核潜艇部队。
f-14本来就是一款舰载机,同时代的f-15以及f-16在后面数十年都在为美军扛旗,如果换成性能更加出色的f-14,估计也就会服役更长的时间。实际上,却根本就没有。
甚至连可变掠翼,在f-14退役之后美军一直都没有采用这种设计。
匆忙赶到太平寺机场旁边的动力研究所,齐海正准备去找刘一九汇报情况呢。
当天他们就从战机上面把发动机给拆卸下来,连夜拉回了装配车间,连夜开始拆卸进行检查。
刚刚有了结果。
相比诸厚道满脸的压力不同,齐海非常兴奋地对着刘一九激动地说道,“刘主任,咱们的发动机,一点问题都没有!开加力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装配精度没有任何的变化,就连发动机的叶轮也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一点故障都没有?叶轮焊接处的根部呢?有没有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刘一九嘴角抽动了一下。
好像,一切消息都在证实,f-14的强度在更高速度的飞行,需要承受更大过载力的超级机动中会出现故障。
f-14真的存在结构强度上面的巨大隐患?
如果真的是这样,被先进的气动布局外形给遮盖,那么,仿制的项目,应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