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页

可是工作岗位的增加,并不能满足那样庞大的数量,城市能够养活的人口,在目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问题。

而且,知青对于农村工作的重要性也是在前面十多年展现出来了。

知青,对于农村的众人承担着知识启蒙,科技推广,技术引导等等先进的生产活动方式。

这些知青回城,到现在,大量的人员都是闲置起来的,国内很多的企业破产,知青因为到农村参加了长时间的劳动,很多年龄都开始偏大,无法直接安排工作,而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培训。

对于各个用人单位来说,他们更愿意用那些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而不是在农村摸爬滚打的知青,不好管理。

“这个不是问题,虽然知青们并不满意,但是并没有对国家有什么重大的不满情绪。大部分的知青对于国家的情况也是比较理解的。尤其是在国务院干涉云南西双版纳知青回城的事情之后,全国知青并没有如同一开始那样私自回城。九院以及众多的单位都在不断地接收知青,至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让知青回城工作得到顺利的展开……”赵紫阳对于知青回城的问题很是清楚。

“或许,那边出现一个势力比新加坡强大的华人国家,是一个好事情。”龙耀华一直都没有说话。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

见到这些人现在开始偏题,不得不把话题给拉回来。

“这话怎么说?”很多人都是不能理解。“尤其是他们要占领中南半岛最南端,一旦他们发展强大起来,将会有效地扼守住整个南海!一旦对国内不满,这个后果……”

“这事情不能仅仅看这一面。南海的问题,本来就是不少,现在美国跟苏联在南海地区僵持,即使这样,越南也在不停地侵占我们的海岛,东南亚国家都是跟在美国后面,这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苏联跟美国的争霸中,在美国越来越明显的对抗下,苏联拼命地扩大军工方面的投入,但是民生方面的投入,却让整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差,尤其是苏联高层的人,依然在采取摄取加盟共和国的资源来供养俄罗斯的方针,这早晚都会出事情。”龙耀华的分析,绝对是合情合理。

他并没有提出来苏联要解体。

毕竟,知道这事情的人并不是太多,刘一九说了之后,他们就一直在留意苏联的动静。

从“西方-82”军事演习之后,苏联可以说一直在走下坡路。

亮了肌肉的苏联,并不满足,因为他们亮了肌肉之后,北约国家在美国的带领下,开始了扩大军工方面的投入,军备竞赛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是越来越严重。

苏联要想保持力压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只能继续投入军工领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