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页

尤其是541基地,下属十多个厂,上百个车间,原来差点饿死,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业务,而且忙了起来,顿时就得意忘形,开始申请扩大产能,定下了目标,两年翻一番!

这样的事情,别的单位刘一九管不了,但是他的旗下,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

否则,行情好的时候,勉强能行,等到行情不好,庞大的工人队伍以及未来一二十年之后越来越沉重的养老将会拖垮整个企业。

无数的国营企业,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生生地葬送了自己非常不错的前景。

而且,这些领导一旦做出成绩,就会升迁,留下摊子给新来的,新来的再次提出目标,升迁……

这样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重复建设。

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各个地方都是以经济建设为指标,这就让所有的地方政府对于能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项目大干特干,跟当年的大炼钢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延平原同样是这样的人,当初他跟陈书豪斗得你死我活,即使手中有着项目,也是压制着。

刘一九把陈书豪调走之后,整个541基地顿时就突飞猛进了起来。

甚至,他们的民品业务开始压缩军工生产的能力。

这一次,时间紧,任务重,自然也就让他想要借着机会再次把产能扩大一番。

只要扩大了,他调到国资委或者国防科工委的梦想就能够实现了。

到时候,至少也是副部级官员。

“反正在签订合同之前,我就考虑过我们的产能,并且认真计算过!不要为了所谓的成绩,把各种赚钱的业务都留下!我们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然后才是政绩!”刘一九这句话,主要就是针对延平原所说。

听到他的话,延平原的脸色顿时就变得尴尬起来。

刘一九这个年轻人,丝毫都没有给他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