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页

毕竟,十年大动乱过去还不远。

“这事情,如果我们继续按照以前的思路,这将会让我们的所有企业都陷入困境之中。而且,在这些人里面,虽然有很多都是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工作,但是不能排除有那些机会主义者,成都那边已经发现了不少,即使开除,他们也不会离开……”

郑浩越说越是让刘一九眉头皱得紧。

要是处理不好,这事情真的会让整个九院的这些配套单位都陷入一种困境。

“所以,我们现在这样做,也是非常无奈的。他们是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但是现在国内就我们一个单位,怎么消化数百万的知青?”

确实是一件非常让人无奈的事情。

连续十年的时间,都在不断地往农村派出知识青年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人的工作问题,这个不是他们一家单位能够承受得了的。

国家也很头痛,每年大批的高端人才缺口,然后这些知青却又没有地方安置。

国家经济改革,太多的单位不景气,甚至连工资都发不起了,怎么还有能力接收?

“这事情,我们一家确实不行,但是我们可以联系其他的单位,农村里面的招聘暂时停下来。”刘一九准备把北方重工等跟九院有合作的单位都拖进来。

“还是别想了,小刘,上面已经下达了文件,我们必须为军方预留出足够多的招工名额……”

郑浩的话,让刘一九彻底不知道应该解决眼前的问题!

第635章 刘主任的山头主义

这个绝对是国家应该统筹的问题,仅仅九院一家,根本就无法解决这么多的知青。

从77年开始,大批的知青开始返回城市,在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国营工厂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数量庞大的知识青年返回城市,这将会给整个城市带来沉重的压力,在无法解决这些返城知青的工作问题,因为户口问题没法解决粮食关系的问题,就给整个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

共和国在八十年代进行了好几次的严打,尤其是83年的严打,就是因为大批知识青年返城,没有得到安置,最终引发了众多的治安问题,中央本来是准备治理社会风气的,结果却因为下面的执行问题,让人诟病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