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没有错,但是整个国家这样大呢!在最为需要他们的岗位上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他们的潜力,才是最大程度地为国家出力!
“朱校长,我觉得,咱们应该订立一个人才供应机制啊。”刘一九见到朱庆思脸色有些尴尬,没有再去说什么,而且对着朱庆思说道。
朱庆思诧异地看着刘一九,需要订立一个什么人才供应机制?
他们培养的人才可都是给国家培养的,不是给这个连单位都不肯告知,等到最后直接由军方下达接收命令的家伙培养的。
“刘主任,你觉得应该订立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供应机制呢?现在我们的毕业生各单位根本就不够分配呢……”赵时碧冷着脸对着刘一九问道。
刘一九没有理会这个伸着脸求打的贱人,而是盯着朱庆思。
朱庆思没有想到,刘一九居然盯着自己看,才发现,刘一九随口说出的两百万不是那样好拿的。
“刘主任,你的意思,难道是按照你们的要求进行培养学生?”能够当科大校长的人,果然不是盖的。
刘一九仅仅说了这样一句,对方就能够理解他的意思。
“对,每年我们给了你们两百万的经费,你们按照我们的要求培养这些人才,而不是现在的模式。这样我们完全能够在这些学生分配到我们单位的时候,进行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就能够胜任他们的工作,从而节约培养时间以及培养成本。”刘一九很是欣赏这位。
订单式人才培养,还得差不多二十年才会在国内开始进行摸索。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成本将会增加很多……”刘一九手中有着老爷子的批条,刘一九要怎么样,他们还真的没有办法拒绝,更何况这家伙背后是中央军委。
与其白白把人送给刘一九,还不如从他们手中多要一些经费。
教育部门的投入比原来加大了很多,但是用钱的地方太多,总体不行,即使比例上升都是不行的。
学校跟单位合作,能够解决双方的很多问题。
“再加一百万,不能再多了!”刘一九翻着白眼说道,这些家伙太聪明,也不是什么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