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4机身宽大,而且可以用自身携带的火力压制地面的时候把机舱内运输的步兵投放到战场上面,适合陆军部队的步空协同作战,却因为机身庞大很容易被击中。
直-91的机身更加臃肿,虽然灵活性提高了不少,被命中的几率更大,所以刘一九要给这些直升机加上石墨烯装甲。
到时候,这玩意儿就是空中坦克。
设计是这样考虑的,却没法大规模投入使用,就因为石墨烯的生产太过困难了。
就连龙卫一型坦克上面使用的石墨烯装甲层,也仅仅只有1毫米的厚度。这让成本至少增加了百分之十!而根据计算,要想防火箭弹甚至防空导弹,至少需要七毫米厚度的石墨烯层!
按照现在的成本,直-91一架的生产成本,将会超过1700万,美元!
所以,刘一九同样只是在直升机的机壳中间蒙上了一层025毫米厚的石墨烯层,再加上1毫米厚的碳纤维装甲……
第585章 刘一九心目中的直升机终极形态
关于直升机的研究工作,下一步就是开始用石墨烯以及一些先进的材料来代替现在的材料,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才能确保设计没有失误,而且零件的强度结构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旋翼大梁依然采用现在的结构,不过外面的玻璃钢蒙皮,可以向着石墨烯方向进行研究,这样一来,质量将会更低,强度更好……”刘一九告诉廖卓敬等人。
“而且,发动机的改进,也得进行。咱们现在的发动机,都是建立在米-24直升机采用的tv3-117涡轮轴发动机,虽然功率超过了原来的单台功率,达到了1804千瓦,也就是2453轴马力,显然,这跟我们的设计要求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发动机,这是共和国的严重落后项目。
米-24的原始设计手稿里面,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是齐全的。
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获得米-24直升机的原始设计手稿,并且把这些关键的零部件短时间内复制出来,这让整个团队都是非常自豪的事情,而且还超越了原本的设计。
奈何,刘一九并不满意现在的发动机功率。
两台最大功率1800千瓦的发动机,在没有加挂武器系统的时候,不会显示出这种发动机的动力不足的问题。
一旦按照刘一九的想法加挂发动机,并且还要运载一个班的士兵,很有可能这直升机飞不起来,毕竟直-91的机身比米-24大了不少,而且采用双旋翼同轴式设计,让直升机的稳定性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升限在什么位置,最大速度能够达到多少,巡航速度多少,飞行过程中是否稳定这一切都得在试验过程中才能逐渐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