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歼八的性能参数,刘一九清楚,但是他不能说,而是把一边来自沈飞的设计师给叫了过来。他与其他单位之间的设计师以及领导接触的并不是太多。
“这位是来自沈飞的赵玉桐同志,参与过歼八的全程设计,目前负责沈飞对于这边的工作。”诸厚道对着身边带着黑框眼镜,国字脸,满脸络腮胡,一手机油的大个子中年人说道。
说是中年人,实际上也是有着快五十的年龄了。
“赵工,这位是我们的外国客户,对于贵厂研究出来的歼八战机很是有些兴趣,您看能够为他们介绍一下性能……”刘一九一脸笑意地对着这老头打招呼,然后凑到他的耳边,小声地说道,“伊朗人,我们计划用歼八从他们手中换取f14熊猫战机……”
“真的?到时候……”听到f14,赵玉桐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如同这米格-25,只要有兴趣的单位,都可以参与到研究中,同时大家可以相互讨论嘛。”刘一九笑着说道。
他们一家单位根本就不可能承担起中国所有的军工。
毕竟,从一开始,他就对九院有着明确的定位,这些单位的武器装备会涉及到海陆空三个军种,但是同时,也只是搞最顶级的。
最顶级的,显然,价格也会是最贵的。
这对整个中国军方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中国不如美国那样有钱。即使富裕的美国,也不可能全部都装备最顶尖的战机。
武器装备,高低搭配,这是他一直向军方大佬灌输的思想。
所以,从一开始别的单位希望能够参与到米格-25的研究中,刘一九也没有拒绝。
反正他们也没有打算仿制这种航电系统不怎么样的高空高速战机。
“经过我们十多年的努力,已经成功开发出了歼-8ii,最大起飞重量178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22马赫,实用升限20000米,航程八百公里,飞机挂架增加到7个,可加挂防空导弹以及副油箱,主要用于全天候防空作战……”赵玉桐开始介绍起来沈飞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
“改进型出来了?”刘一九诧异了,但是并没有问出来。
根据他的了解,这种改进型要在84年才会首飞,88年进行设计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