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页

虽然心中因为这些技术成果不是从他们下属的单位里面研发出来的而不爽,这些技术成果,却能够让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提升很多。

而现在,他们不愿意也好,愿意也罢,都不得不违心地称赞九院,就因为他们需要从九院里面弄到一些下属单位申报的技术引进项目。

国内有的技术成果,就不用从国外引进,然后,剩下来的外汇,就能够引进一些其他方面更加迫切的技术以及项目。

“小刘,他们也是国家的单位,咱们要是把价格定得太高,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国内的情况就是这样,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谁的资金都不充沛……”在最后关于九院提供技术,支持国内相同单位的发展,避免他们浪费国家外汇的时候,刘一九一直都是要求很高昂的价格。

至少,这些价格不比其他单位从国外引进技术更加廉价。

“呵呵,地主家没有余粮,他们从国外引进技术,花多少的成本都无所谓,只要引进技术就行了。咱们的技术虽然不比国外好多少,也不比他们引进的技术项目差吧?再说了,现在只是意向合同,最终谈判的,还得是跟引进的单位。花国家的钱,他们才不在乎多少呢!”刘一九可不同意。

凭什么国外的技术就能够比他们卖更多的钱?

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的情况下,他们比国外的厂商更加具有优势。

可以随时提供技术指导,并且能够提供技术升级的相关咨询,更甚,还能够让获得技术的单位快速形成生产能力,阻止国外同行对于中国市场的冲击,从而占领市场。

别的不说,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先进的铝合金,碳纤维甚至是塑料等技术,就能够让国内培养出来很大的一批企业。

这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国家面临的困境。

“话是这样说,但是他们却不会这样去想的,而且要是咱们吃相太难看,后面要求别的单位配合我们,就不是这样容易了……”刘素学也知道刘一九说的是事实,国内的情况跟国外的情况不同。

“或者,咱们可以这样,让他们先给一部分的资金从我们这边拿到技术,给他们留下一部分用于技术体系升级跟技术改造。同时,我们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在各个单位里面占据一定的股份,每年到时候按照股份进行分红……”王顺义提议着。

这个方案来看,怎么看怎么合适。

不仅能够给九院带来一笔短期内的研究经费,还是一个长期的收益来源。

“他们会同意吗?”刘一九也知道这是最佳方案,他并不像直接就把技术给卖出去,那样一锤子买卖,再多的钱,也都是会有用完的一天。

只有他们自己拥有股份,然后才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