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八年底,上面提出要改革工厂,541这样的单位首当其冲,而是还是重点关注对象,他们有这样的方案,却不提出来。
为什么?
得罪人!
而且那个时候中央已经决定恢复厂长负责制的制度,延平原就是有了掣肘,所以才一直这样不停地拖陈书豪等人的后腿。
也就有了现在的541的困局。
这样的人,如何能够不防备?
“刘主任,我们的方案比起延书记的,差的太远,不仅没有考虑到目前国内军事工业的局势,也没有考虑到我们的技术实力……”陈书豪直接就根据上面的众位大佬脸色看出来了。
他们对于延平原的方案非常满意。
“既然这样,我们就来讨论一番延书记这方案里面有些什么不足吧。虽然说这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但是工厂的前途,却关系到每个人,所有的车间主任以上级别的干部以及技术人员都在这里,咱们今天就畅所欲言……”王顺义也没有去安慰陈书豪跟万斌两人,直接就开始要求讨论延平原的方案。
这就是国防工业跟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
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东西,只要能够省下成本,能够提高效率,有效地,快速地提高国防工业的综合实力,不会去找几个方案对比。
“首长,我还有话说。虽然延书记的这个方案很是不错,不过我觉得,里面也还有些不足之处!”陈书豪既然认输了,显然也是不准备让延平原就这样顺利地按照他的方案去实施。
所有人目光都是齐刷刷地向着陈书豪看去。
就连一直警惕着陈书豪的延平原,也是一脸寒霜地向着陈书豪看去。
这混蛋,绝对不会让他就这样顺利地说服上面的管理干部。
“诸位首长,军工跟民品两条线,这不仅保证了我们响应国家保军转民的号召,同时,还让我们以有效的经费最短时间达到最高的技术水平,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