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

谢和平一说话,其他人也就开始踊跃地发言起来。

技术研究这方面,不仅仅是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同时,也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生产调度部门的配合。原本的时候,基地里面的项目少,这些也就不是问题,没有矛盾。

从336火箭炮之后,他们上马多功能导弹项目,并且根据这个导弹项目衍生出防空导弹以及反装甲导弹;而浙西导弹对于材料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对制造能力也提出了要求,于是有了二区里面为数不少的材料开发项目,有了数控机床项目,转而,导弹的性能对于速度以及性能提出了要求,这样一来,就关系到计算机,红外制导,雷达……

各个项目都是相互关联的。

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环节脱节,都得出现问题。

以前项目不多,大多数的技术,都是使用原来本来就存在的技术,即使没有,也是慢慢地开发,第一,没钱,第二,他们开发了也估计是白搭,因为他们只是一个储备基地。

现在不同了,众多的项目展开,就发现整个基地的各个分区之间的联系要求越来越紧密。

他们想要让自己的项目更快,这就必须得生产部门的配合。而生产部门的产能是不足的,从而就要求技术升级,要求技术支持,这就让技术部门本来就紧张的人手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这就对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一九提出要改革管理,重新完善组织架构,作用也就凸显了出来。

于是,在这些基地分区主任以及技术项目主管的讨论下,各个技术负责人以及车间主任级别的大佬们的提议完善下,整个九院,管理委员的权利就开始被分化,形成一个专门负责调度以及协调基地各个分区的生产能力以及资源的新管理委员会。这个管理委员会可不是如同以前的那种什么事情都不负责,而且还是比较隐秘的。

至于其他的组织框架,比如财务部,不仅仅是负责管理基地里面的资金问题,还得负责管理从外面搞钱,这样一来,这个本来只是管钱的部门,也就成了外面众多配套厂的直接领导。

这种事情,如果传出去,估计会让人笑死的。

“有什么笑不笑的?各个部门,只要适合咱们的使用就行了。不能老是去增加部门,这样就会让我们基地里面出现更多的管理人员,又得如同前面那样相互扯皮……”刘一九最怕的就是这个问题。

基地里面的人倒不是为了麻烦而相互扯皮,而是各个项目都想要让自己的东西优先,这样一来,就使得他们之间的扯皮现象出现了。

事情只要有人出来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及看法,基地的各个组织框架也就变得完善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