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伟的嘴唇动了动,没有再说什么。成都有着一家专门的工具量具厂,在自贡那样同样有着一家专门生产切削刀具的硬质合金厂。他们再向这方面投入,最终就会有些浪费了。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够解决厂里面职工的生活问题,能否让大家生活得好,就够了。
几人向着生产车间里面走去。
这段时间,生产最初原材料,也就是把烧结成型的钨棒加热,然后加热到工艺温度,进行轧制,最后采用合金模具对加热的原材料进行拉细,一步步最终成为电灯泡里面的那种细丝,全程需要上百道工序!
几乎每一部,都得需要加热。
这对于能源消耗非常大,加工效率也不是非常高。
在没有办法熔炼钨这种三千多度才会融化的材料的时候,只能采用这样的加工工艺。
但是现在,这些生产线很多都需要停滞下来,厂里面对于用来进行金属烧结的真空炉,高频炉这些炉子要扩大生产,而炉体的生产技术则是来源于九一基地。刘一九着手对这些炉子进行了关键部位的设计,其他的都是材料区里面相关人员负责的。
“陈厂长,这些炉子里面,最为关键的就是里面的大钨坩埚,别的不说,如果按照这工艺把大钨坩埚生产出来,仅仅是这个,每年我们都将会拥有超过十亿美元的订单……”对于大钨坩埚,刘一九非常重视。
这玩意儿对于粉末冶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温度达到两千多的炉子里面,必须得采用纯钨的坩埚……
第262章 坚决不做原料出口
“至于纯钼的小坩埚,必须得等到大钨坩埚加工完成之后,才能在有着大钨坩埚的真空炉里面进行高温烧结,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锅的性能达到我们的使用要求……”刘一九叹了一口气,这些东西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如果没有他,仅仅是大钨坩埚这一项,就得等到二十一世纪之后国际上开始大量关闭污染重,耗能高,利润规模缩小,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的各种钨钼制品工厂,把生产订单交给中国,甚至在中国国内进行生产,中国也才有了这样的机会。
纯钨坩埚不像别的,这东西必须经过高温高压进行数十小时烧结,然后还得经过机械加工。
技术难度大,纯钨制品,尤其是庞大的坩埚,会因为壁薄,能承受的力非常小,稍微不注意,整个坩埚就会碎掉或者开裂。而直径数百的这些大钨坩埚,加工难度更是因为随着直径增加长度变长,壁厚却没有什么变化,稍微不注意,这玩意儿就彻底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