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八2最初准备配备的是14所研制的1471雷达,但当时国内在此领域的基础几乎是空白,1471不是全波形雷达,只有中低两种脉冲重复率,但这个的技术难度也是让14所的总工程师头大的。
不管怎么说,14所也比长虹的技术力量要雄厚不少。
“上面考虑到成都地处西南大后方。那飞机在成都那边,让132厂弄,将会从西飞、秦飞调集一批精干力量到那边支援132厂,同时,14所的一些技术骨干也会调集到西南……”王顺义的话让刘一九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这些大佬究竟在想什么?
“所以,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是不能一次弄太多的项目,要不然,最终我们摊子铺的太大不好收场。”
“不,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更得扩大我们的技术储备。在这样的状况下,西南地区将会以成都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高科技产业地区。这样一来,我们的很多项目配套也就比较容易了……”刘一九的眼光跟其他人不同。
成都地区本来就有着完善的工业配套,尤其是航空航天工业方面,航空的132厂,航天的002基地,处于成都周边的二重以及东方汽轮机厂……
这些,都将会是他们的完善配套工厂。
“行了,这个咱们还是回去再慢慢地商量弄哪些项目吧,我们现在主要的就是拿到自主权。这样一来,我们的项目立项就不需要通过漫长的项目审核了……”对于这些,郑浩有点插不上话。
但是他也知道,有着自主权的科研单位在这个时代将会带给他们更多的业绩。
刘青山已经找他谈过话,表示他才刚调到九院基地里面,虽然成绩特别突出,要是太快调回北京,很多老同志都会有意见。
郑浩还得在山里面呆上好些年。
现在他对于离开并不是太迫切了,只要能够不断扩大九院的权利,他升职不升职都不重要。
最好是最后能够让九院独立出来,直接归属总参管辖,这才是最好的。
三人商讨了一番关于自筹资金的可行性方案。
要想拿到自主权,这些东西那是肯定不能少的。要忽悠上级首长,至少,得告诉他们怎么把这些资金给弄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