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怎么可能!”肖思伟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国外都不可能有这样高的成品率吧!光学玻璃不是普通玻璃,在熔融过程中为了让气泡都散开,需要搅拌,气泡没有散开缺陷,搅拌产生的如同水纹那种脉纹同样也是缺陷。

只要有缺陷,就会影响使用效果。

一直都是因为无法解决这些缺陷,所以产量低,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中期,也是没有办法消除气泡以及脉纹这样的缺陷。良品率也仅为50-70!到了二十一世纪末期,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惜,刘一九不是专业的这方面的技术人员。

他也没有办法。

“能不能达到这样的良品率,完全可以实验一番。只有经过实验得出来的结果才是最为可靠的。”技术上的事情根本就没有陈大山的发言权。刘一九对于这些事情,也不敢保证。

但是他绝对敢肯定,采用小型白金炉制造出来的光学玻璃,绝对会比采用黏土炉制造出来的质量稳定,同时,良品率也会高很多。

“……”两人没有说什么,不过心中却已经决定,肯定得试一试的。

心中有了想法,带着刘一九跟陈大山等人参观接下来的加工车间,精密部件加工、表面处理以及组装等车间的生产工艺也就没有了那样的详细介绍了。

“曹厂长,在我们要求的瞄准镜物镜上面,一定得有镀膜,也就是六二式望远镜外面的那种情况。毕竟狙击枪是需要全天候的使用。尤其是在执行一些任务的时候,狙击手很有可能在某个地方潜伏数天时间……”在离开的时候,刘一九对曹金贵再次强调这个问题,“还有,质量方面,希望你们能够让所有的产品都达到我们的要求……”

当年的七九式,就是因为瞄准镜质量问题,使得第一款新中国的狙击枪出现了很多让人头痛的问题,在战场上基本上没有建立多大的功勋。最终很快就被85式取代。

“小刘同志,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认真努力地提供符合你们需求的产品!”曹金贵一脸笑意地对着刘一九说道。

少数能够保证,但是多了,他们也没有办法。

一旦上级来了生产任务,很多时候都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出足够数量的产品的!

“师父,他们这样的生产环境以及设备,能够提供符合咱们要求的瞄准镜吗?”对于对方这种远远无法跟基地相比的生产环境以及条件,就连秦怀保这样不懂多少技术的人,都是非常怀疑的。

“如果他们生产不出来,国内估计就生产不出来了。”刘一九无奈地叹息着。